湖南有几个市叫什么名字(湖南14个地级市的市名由来)
1、张家界
张家界,原称“大庸”。
“界”在市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领属界限,一是指高山。清代道光版《永定县志》载:“无事溪发源于张家界。”民国版《慈利县志》载:“索溪上源于张家界。”此处张家界,指的是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张家界之名,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氏族谱》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张再昌,是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的第6代孙。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他于是举家上山守业经营。
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万聪的第6代孙张再弘被赐团官,且设衙署于此。这一带成为张氏世袭领地,被叫成了“张家界”。截止到20世纪末,张氏子孙在此已历17代,人口近千人。另一种说法是:相传西汉留侯张良当年在此隐居,终老后葬在水绕四门,因此很早的时候这里就叫张家界了。
1958年,这里建立国营林场,因场址设在张家界农业社的地盘上,林场即取名张家界。1978年,张家界林场最早拉开湖南旅游开发的序幕。1982年,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姓聚居的张家界村由公园代管。鉴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海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
2、常德
据考证始称常德在宋朝。北宋徽宗时期,常德的地理位置处于在沅水下游,古代为出入滇黔必经之地。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的军事重地。希望不要发生兵荒马乱的世道因此北宋鼎州设常德军,后升州为常德府。
此名取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和西汉毛氏《诗·常武》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引以为焉。”其义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和唐朝时期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
3、岳阳
“岳阳”一词组最早出现南朝的颜延之写于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的一首诗里。
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在湘阴县东部建岳阳县,同时置岳阳郡,管辖吴昌县与岳阳县,郡、县治皆设汩罗长乐镇长兰村,但只存在了60余年。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岳阳郡撤消,岳阳县并入玉州,吴昌(平江县)并入罗县,属巴陵郡。并改巴陵郡为岳州,从此平江县地并入岳阳市版图。
开皇十一年(公无591年),玉州与岳州合并,称“岳州”,州治仍设巴陵县古城。
这样,“岳”字南移到了巴陵,“岳阳”也随着士宦商绅的迁移,作为俗用地名在巴陵古城渐渐流传开来。
因此,到了唐代开元年间,宰相州官张说与张均等,便将“岳阳”作为巴陵古城的别称用于诗歌题咏,如张说的《岳阳早霁南楼》。此后,来岳阳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孟浩然,自然称巴陵古城为“岳阳城”了。由于约定俗成的俗用地名的广泛使用,至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儒李白,始将“岳阳”这一俗用地名用作巴陵城楼之名,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后经贾至、杜甫等著名诗人反复咏唱,使岳阳这一俗用地名日渐彰显,因此形成了积淀深厚,影响深远的岳阳文化。
以致于在宋朝宣和年间,改岳州军为岳阳军,置节度使。辛亥革命胜利后重新规范地域名称时,更是将叫了1300多年岳阳县的山西省安泽县恢复原名,而将地处天岳山西北的巴陵县正式定名为“岳阳县”了。
其实,“岳阳”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最早属于山西安泽县。
因安泽地处太岳山之南,故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安泽县更名为岳阳县,一直沿袭至1914年1月,始复原称。
清代,山西岳阳县的县令王协梦曾在其城门鼓楼的基础上修筑了一座岳阳楼,落成之日,有人提出异议:“此楼与湖南巴陵郡之岳阳楼重名,恐为不妥”。王协梦辩曰:“考诸故典记载,‘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斯地已自陶唐得名,巴陵之岳阳特近传唐宋间,盖不知孰古孰今,孰是孰非?”后来,他还请人写了《岳阳楼记》。虽说其言有理有据,但离开了长江、洞庭湖、君山这样的大环境,没有李白、杜甫、孟浩然、范仲淹这样的大手笔,焉能争胜!
1913年重新规范行政区划名称时,即将岳阳之名给予巴陵县为纪念其曾名岳阳县,安泽县无奈“痛失荆州”。山西省为了纪念在太岳山之南建过岳阳县,1971年在将安泽、浮山两县的部分地域划出来新置古县时,仍将古县人民政府驻地定名“岳阳镇”,以示纪念。
4、吉首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辰州置镇溪寨。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辰州府卢溪县设镇溪千户所,俗称所里。
吉首来源于1952年,乾城县改名吉首县。吉首由“所里”的苗语音译而来,意为“生养的地方”。
5、怀化
怀化。
《宋史·地理志》:“沅州,下,潭阳郡,军事。本懿州。熙宁七年收复,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隶州……县四:卢阳,下,有奖州、西县、八洲、长宜、回溪、镇江、龙门、怀化八铺。”
《元丰九域志·荆湖路》记:沅州潭阳郡,宋熙宁七年(1074)“以辰州铜安、龙门二寨(砦)隶州,寻废为铺。”
清光绪《湖南通志·关隘》:“怀化砦,本蛮砦,宋置铺,今为驿。”这表明宋熙宁七年,已置怀化铺。
怀化得名,历有二说。
一说以槐花雅化怀化。民间父老相传,唐宋时此地多槐树,每年春时繁花似银,香气浓郁。后有人家住大槐树下,人口渐多,称槐花庄。宋初雅化为怀化。
二说“怀柔归化”说,得名与章惇经略“江南诸蛮”密切相关。今考证以二说为是。怀,思念。《诗·豳风·东山》:“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尚书·大禹谟》:“黎民怀之。”(黎民:百姓)、《说文·心部》:“怀,念思也。”段玉裁注:“念思者,不忘之思也。”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指思念。化,感化。《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俗,其必由学乎?”《说文·七部》:“化,教行也。”古今文中有20余种释义,其本义指感化,改变人心。怀化,含思念感化之意。
6、益阳
益阳之得名,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看来,经流益阳之大江资水,古或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称益阳。
7、长沙
说法一:
《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长沙之地以应长沙星,认为长沙地名源于星名,故长沙又有“星沙”之称。
说法二:
得名于万里沙祠
万里沙祠一说最早见于晋阚马因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此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援引《东方朔记》云:“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州至东莱可万里,故曰长沙。”唐杜佑《通典》中潭洲“秦为长沙郡”的自注亦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于是以后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
说法三:
得名于“沙土之地”
长沙的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特别是现长沙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等,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长大,“白沙如霜雪”,这种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称长沙为沙乡或沙土之地。如唐大历间长沙太守张谓著《长沙土风碑铭》引《遁甲记》云:“沙土之地,云阳之墟。”又《路史》曰:“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说法四:
得名于长形的沙洲
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
说法五:
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
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长沙”之语。
8、娄底
娄底”一名,最早始于宋代,清康熙十二年的《湘乡县志》记载:宋熙宁间,灰箕铺(今清潭村)临涟水河一带建半边街商埠,逐渐形成集镇,并初具规模,称楼底市。之后,其名几经变迁,由楼底———娄底———娄氐,最后又恢复为娄底。对其名称的来由,产生了多种说法,最为常见的,综合起来有以下三种。
一是旅况说。
娄底古为通商要隘,是湘乡至新化、双峰至宁乡大道的交汇之处,商业繁荣。元初,湘乡县以民至万户,升为州,至正十二年(1352)在娄底街市设立巡检司衙门,成为湘乡上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湘乡县八大集镇之一。彼时,来往客商大多数喜欢在这里打中伙(即吃中饭)或歇宿。那时娄底街上的店铺多为两层,底层用于做生意,商铺、作坊、屠坊、巫公百匠、伙铺旅店,都设在楼下,客商、旅客也多在楼底下活动,而店主人一般都住楼上,渐渐在旅客和店东家之间约定俗成,楼底下的交易也成了旅客调侃的俗语,流传开来,“楼底”之名自然而生。
二是星相说。
民国二十五年,本地文人觉地名不雅,也许是天缘巧合,二十八星宿中有娄星和氐星,在娄底交相辉映,由是将“氐宿”(序列第三)、“娄宿”(序列十六)序列颠倒,所谓“娄底者位居娄星、氐星之下也”,故将“娄底”改为娄氐。
按二十八星宿的排列,娄星的位置在西方,属西方七宿,而氐星则在东方,属东方七宿,每个星宿在地面都有他们相对应的位置和范围,据《史记》卷二十七载:角、亢、氐三星对应兖州,奎、娄、胃三星对应徐州,翼、轸二星对应荆州。《晋书天文上》引用陈卓、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他们的一致见解:角、亢、氐对应郑州、兖州、济阳(山东济宁市),入氐二度,东平入氐七度;奎、娄、胃、鲁对应徐州、高密,入娄一度,城阳主娄九度。 据此,氐、娄二星并未照耀娄底上空。另《天官书》也有记载:轸旁一星名长沙,故郡以星城得名。长沙入轸九度,娄底古属连道,隶长沙郡,因此星野分属为轸九度之间。当然,说娄、氐二星交相辉映娄底也并无道理,太阳、月亮两个天体,地球人看来,也有东边明月、西边夕阳同时辉映地球的时候。
三是地形说。
“楼”和“塿”是同音字,古时称土丘为“塿”,“培塿”就是小土山,“楼底者,土丘之下也”,也就是说楼底,在小山的底下。《左传》中写道:“部娄无松杨”,部娄就是培塿的意思。唐代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说道:“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塿为类”,“培塿”即是土丘,而“楼”与“塿”通用。娄底古镇四面环山,四周丘陵起伏,其周围用“底”字落脚的地名至少也有八处:机务段东北有“山脚底”,黄泥塘有“岭背底”,民兵水库北有“中坪底”,小碧桥北有“沙坪底”,双江乡有“坪底”,杉山镇有“石底”“上石底”,与百亩相邻有“水洞底”等。镇址则地势低洼,在山丘底部,因此得名。
9、湘潭
“湘潭”之名来源于它的地理特征。一说为此地因处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另一说则更广为接受,即得名于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此潭实际为湘江中较深的一段,但因为传说中与周昭王的联系而颇为有名,以至于作为一个主要地理特征自唐朝起赋名其所在的地域为湘潭县。
10、株洲
株洲古称建宁,后又名槠洲,最早见于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数里,五代时株田已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 洲之“洲”。联缀而成地名。一说因地多槠木,且“槠”、“株”同音,故又名“槠洲”。自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后,株洲之名沿用至今。
11、邵阳
邵阳古代称昭阳.别名宝庆。邵阳最开始是零陵北部置的昭陵县,昭陵又是唐朝皇帝的陵墓,我觉得邵阳的地名还是很模糊,邵阳给人家介绍说是位于邵水之北,所以叫邵阳,
而又说邵字本为昭,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司马昭是三国魏国时期皇帝,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陵县改邵陵县,昭阳县改邵阳县(以县治位于昭水即邵水之北),邵阳之名由此而得。
然而再来看邵字结构,邵是“召”和“邑”组合起来的字,意思据说是召公的封地人太少,所以取了这个名,希望人口聚集,而召伯又是西周的人物,那么建于春秋时期的白公城最开始应该用的字是邵而不是昭,唯一的解释就是邵阳这地名避讳避的还不是一次,避讳这玩意儿在夏商就兴起了,邵公的封地很大,人却很少,取了邵这个地名是希望人来多一点,等到人多起来的时候,白公善垒土筑城,开始叫白公城,后来想着还是邵公的封地,甘棠布政,筑祠以祭之,改城名的时候自然要避邵公讳,改昭字以替之。
12、永州
周武王封江西永新的开国功臣张耳为“永王”,在春秋时期,永王封地被强敌吞并,永王族人为了逃避战乱,四处流浪,辗转迁徙到现在的紫金山北麓地区,那时的这里,还是一片原始森林,正好适合躲避战乱。
永王族人在这个地方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下来。为了纪念永王,就把这里的山山水水叫“永山永水”,把这里当作了以前的“永”地。
隋朝时候,一位大官联合在朝堂里当官的永王族人,在一位状元驸马(也是永王族人)做靠山的情况下,请求把零陵改为永州…
隋朝时候,零陵正式更名为“永州总管府”,永州之名从此流传下来,和零陵一样,共同并存下来…
这就是永州名称的由来,永州和零陵,一地两名,也算是很罕见的了!
13、衡阳
衡阳地处在蜿蜒千里的湘江中游、五岳独秀的衡山之南。因它所处地理温度气候,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雅称“雁城”。而衡阳又位于衡山之南,山南水北是为阳。 阳古时是“南”的意思。衡阳,就是衡山之南,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命名都是以位于名山大川旁来命名的。
14、郴州
“郴”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为篆体“郴”,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谓“林中之城”。“郴”字见之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统为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