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简介资料和作品(唐宋八大家之韩愈)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高峰。两个朝代,八位文学大家,九千多首诗词,一万两千余篇散文,唐宋文学界“天团”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骈体文为主导的行文方式彻底搅了个天翻地覆,使诗文面貌焕然一新。
而在唐宋八大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
《唐名臣像册》内的韩愈图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有着“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宋代欧阳修对他评价颇高。欧阳修自十七岁开始接触韩愈的文章,认为其言“深厚而雄博,浩然无涯若可爱”。甚至到了晚年,他还给予韩愈文章这样的评价:“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
文坛大家
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力求创新,逻辑性强,时人有“韩文”之誉。
《师说》是韩愈极具代表性的一篇散文,第一段提出求师的重要性,第二段批判世人从师风气的各种表现,最后说明写此文的原因。全文围绕主题,层层严谨思路,提高了整体逻辑的严谨性。虽然全篇仅有几百个字,但是却具备巨大的说服力。
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诗亦有特色。韩愈多长篇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县斋有怀》等,大都写得平实顺畅。他也有写得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如《晚雨》《盆池五首》等。
不过,韩愈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之景的追求冲动,加上他一再提倡的“养气”说,更使他在提高自我修养的同时增添了一股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更是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复兴儒学
尼山圣境巨大的孔子像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大力发展,到隋唐出现了“佛盛儒弱”的局面。
中唐以来韩愈为倡导复兴儒学和推动古文运动,曾先后写下了《答李翊书》《师道》《原道》等文章。其对“道统”失传原因的分析,包括他对整个汉儒的基本估计,为后来的宋儒全盘接受。而其自续“道统”的当仁不让之精神,则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指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刚做官那会,俸禄低微,再加上还要养家糊口,只能硬生生靠副业维持生活,而他的副业就是帮人写墓志铭。
西安碑林博物馆
在唐朝,有钱人家请人写墓志铭是刚需,很有市场。有资格替人写墓志铭的,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名,二是要有才。所以,当时的达官贵人都喜欢请韩愈执笔。作为“金牌墓志铭”写手的韩愈,亲手执笔的一篇墓志铭价格曾高达到“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 刘禹锡也曾说,韩愈当时写一篇墓志铭可以达到“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韩愈成为斜杠青年后,靠写墓志铭到底增加了多少收入,现在已不可考。但现今留存的碑志数量,都有近八十篇,加上没能流传下来的,数量极为可观。按照他当时润笔费的行情,第二职业总收入可谓冠绝一时。
作品欣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禁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师说(节选)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公元824年十二月,韩愈在家中病逝。一代文豪,就此陨落。
纵观韩愈一生,作为一名文人,他领导古文运动,带领唐宋八大家开创文章的盛世,影响后世文坛几千年。作为一名教育家,他广收弟子,发现人才,改革社会风气。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