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古代最年轻的将军霍去病到底有多厉害?

“不早知此体,元来托大人。低头拜县吏,谁拟霍将军”。

这首诗说的就是霍去病,人们尊称其为民族英雄,有着说不完的对他的歌颂。但事实上,很多史官对于霍去病的评价都不是很好。比如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霍去病都是大肆批评的言辞,说他在行军打仗过程中过分贪图享乐,往往不顾虑将士们的心里感受,一意孤行,有一些刚愎自用。那么,真实历史中的霍去病到底是什么形象?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被后人过分美化了?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司马迁在《史记》中直接评价霍去病:贵不省士

在司马迁看来,霍去病年少时期就被汉武帝重用,多多少少在性格方面有一些缺陷。司马迁认为霍去病不懂得爱惜士兵,比如说在每逢行军打仗时,必将为自己提供很多优质的饮食。还要准备舒服的行车,营造极其奢侈的旅途环境。

但反观将士们的行军生活,即便饿得头脑发晕,东倒西歪,面部多有一些营养不良的姿态。可霍去病把那些好吃的好用的即便是丢掉了,也不愿意分享给士兵们,导致士兵们怨声载道。霍去病不能够体恤将士们的心情,即便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他也依然能够敞开心扉和朋友们在军营中娱乐玩乐。

而且司马迁认为霍去病的性格过分冲动

比如说,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在漠北大战时,与另一位将领李敢发生了矛盾。公元前118年,李敢因军事矛盾私下没有和卫青调节清楚,将其打伤在地。这件事情虽然并没有被卫青大肆宣扬,但却传到了霍去病的耳中。

从小生活在卫青身边的霍去病,自然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借着汉武帝对自己的宠爱,在甘泉宫狩猎途中用箭射杀了李敢。这件事情对李氏家族的影响极其恶劣,可那时候的霍去病正受宠爱于一身。即便是汉武帝得知这一事情的真相,都没有怪罪霍去病。所以汉武帝包庇霍去病杀人的事情,在史官司马迁眼中看来属于过分行为

而真实历史中的霍去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可以从霍去病的相关贡献中找到答案。首先,霍去病出生于公元前140年,去世于公元前117年,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对外抗击匈奴有突出贡献,但霍去病的出生条件并不是很好。母亲是后来一国之母为子夫的姐姐,母亲和一个小官吏私通,在没有得到官府认证的情况下,产下了霍去病。

但他母亲是平阳公主家中的奴仆,也受到了平阳公主府的保护。等到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后被封为了宠妃,最后平步青云当上了大汉的国母。至此,卫氏家族也就平步青云成为了皇亲国戚。

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自知

但和普通的富二代不一样,霍去病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性格也十分武断。所以他与汉武帝初相识时,给汉武帝留下来的印象就非常良好。原本汉武帝只是想拉着霍去病做自己的朋友,毕竟两人的兴趣爱好相同。可是后来汉武帝慢慢发现霍去病身上有着自己很赏识的军事谋略,两人在军事意见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点。

比如说,一次汉武帝想开堂授课,专门给霍去病讲《孙子兵法》的内容。但是一堂课下来,霍去病兴致全无。他觉得汉武帝讲的课没有任何可以刺激到自己的地方,因为他认为在战场上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要随机应变。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故事,这显得太古板了。汉武帝非常欣赏霍去病,慢慢地提拔了霍去病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

时间到了公元前一二三年,这时候汉武帝有意让霍去病去大展身手。要么就去战场上建立丰功伟绩去证明霍去病的军事谋略有可行之处。要么就去战场上让别人好好教训这个初出茅庐的混小子。但没想到初上战场的霍去病,那一年才17岁顶着剽姚校尉的名号,一举将匈奴击退于漠南。

而霍去病的作战方针非常明确,一定要快准狠。他看到了一片形势大好的趋势,霍去病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率领着骑兵八佰,一举冲到漠南匈奴的老巢。他歼敌超过2000人,并且亲自抓获的单于的叔父。可以说刚上战场的霍去病,就以优异的军功成绩证实了自己的出色,那一年的霍去病被封为了冠军侯。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多,到了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有意在让霍去病于战场中提升自己的武力值,年仅19岁的霍去病被提拔为了骠骑将军。这一次霍去病被寄予厚望,汉武帝派遣给霍去病的任务就是占据河西走廊。这是一个连接点,它连通的是中原地带和西北地带,如果汉军能够占据河西走廊,那么对于西汉控制西北,连接两地的文化经济交流、巩固西汉的中央集权统治、维护国家的安全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霍去病不改自己的军事方针,坚持用快准狠的作战方式,一举带1万骠骑直接冲到了陇西这里。他丢弃了比较笨重的军车队伍,而是选择重用骑兵,在陇西地带霍去病找到单于的儿子,并在陇西与之交战。他于6天的时间里,就带着急行军冲出了1000多里的路程,最后歼敌九千。

但这时候哪怕形势一片大好,霍去病都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决定继续孤军直入匈奴老巢。他在打通河西走廊之后,又再次歼敌三万人,这给匈奴来了一个措手不及地打压。自此之后,匈奴不敢再听到霍去病的名号。很多匈奴还专门为霍去病编写了一首民谣歌曲,歌词是这么写的: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

也仅仅只是这两场战役,一直对汉军都虎视眈眈的匈奴气焰全无。西北地区再也没有匈奴敢南下冒犯我国边境,这也标志着中原加强了对西域地方的控制,河西走廊周边两地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进程,也因此得到了巩固。

但话又说回来,汉武帝为何会那般重用霍去病?毕竟在真正上战场之前,霍去病一无战功,二无名气,年纪还很小。汉武帝为何就一定选择给这样一个年轻人机会呢?原因就在于两人从交流过程中,霍去病让汉武帝知道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对于军事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年轻人。而他的见解与汉武帝在军事方面极其爱冒险的特性,相吻合

从几场战争中可以看出,霍去病对于快狠准的军事打法非常中意。而汉武帝不管是在重用武将还是推行其他政策等方面来看,也有着极其爱冒险的特性。这两人在军事这一条道路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盟友,自然有着相见恨晚的情感。

而霍去病也没有辜负汉武帝对自己的期望。之前,汉军在与匈奴对垒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传统的作战方式。喜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每到匈奴之地时都会以弓箭手为包围圈,其中保护着就是最为核心的骑兵力量。先是以弓箭手的伤害作为削弱匈奴力量的先锋,然后等到匈奴士气大伤时,再冲出包围圈一举拿下匈奴。

这样稳扎稳打的方式,在最开始时可能会赢得一些优势。但慢慢的匈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战方式,必然会找到该作战方式的弱点。那就是躲着不见,汉军之后想要找到匈奴就变得难上加难。

为了突破这一壁垒,霍去病直接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他对付匈奴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快准狠。这种作战方针可以用闪电战来形容,丢弃了比较笨重的战车,重用骑兵的力量。

因为匈奴大多数都是在草原上谋生,可这时草原却成为了匈奴给汉军骑兵创造优势的舞台。霍去病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优先找到匈奴所藏身的地方,然后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对方的藏身点大举歼灭敌方,不给对方一丝反应机会。对比之前的传统作战方式要显得更快,效率更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