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划龙舟 ,是要比过去的自己更快
端午节要是看不到划龙舟,就像过年看不到烟花一样,总会缺一点过节的气氛。可是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传说中,当然也与给后人留下三天假期、而不留下“全文背诵”的良心诗人屈原有关。
据南朝时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端午”条记载,赛龙舟一开始是为了救屈原: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名舟楫以拯之。
看到三闾大夫屈原投水,各族群众自发划舟前往救援——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并非赛龙舟的由来。至于龙舟,更是出现于屈原之前。屈原自己的《东君》一诗,就已经有了龙舟字样:
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龙舟龙舟,究竟先有龙还是先有舟?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古代中国南方水系众多,居民常受水灾之苦。他们发现能在水陆都任意沉浮、畅游无阻、神出鬼没且百无禁忌的动物中,蛇是佼佼者。出于对蛇的敬佩,南方先民不仅将蛇的斑纹涂画在自己身体上,更形成了图腾崇拜。当蛇被涂画在日常出行工具——舟——之上时,蛇舟就出现了;再接着当蛇的形象一代一代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朴素到华丽,增加了马头、鹿角、狗爪、鱼鳞变成“龙”之后,龙舟就诞生了。
如今古文献中最早记载龙舟的,是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
“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这里的天子指的是周穆王,也堪称中国最早热衷于旅游的君王。后来龙的地位不断升高,成为了皇帝的象征,所以皇帝所乘坐的御舟便也成了龙舟。但把龙舟造成奢侈品、令后人瞠目结舌的,还要数著名的败家子隋炀帝。《大业杂记》中记载他的龙舟高达四层,最高一层有正殿和内殿,中间两层有一百六十间房屋,下一层则是水手。沿着运河两岸,需要一千八百人来拉着龙舟前进,整个船队长达“二百余里”。
这样的东西与其说是龙舟,不如说是水上的龙宫。穷奢极欲的君王特供设施,当然是不能用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驾这样的龙舟去比赛?怕是还没有一只鸭子游得快。
何况一开始,五月初五划龙舟也不是为了竞速。
远古时期,划龙舟的主要目的是祛病、消灾、祭祀和纪念,也不一定只在五月初五才下水。秦汉魏晋之后,龙舟才开始越来越紧密地与端午节联系到一起。随着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逐渐对流,赛龙舟的习俗从长江中下游地区,慢慢西进北上到长江上游和华北地带。
唐代之前,划龙舟的主要仪式是“招魂”,也继承了古代南方楚越民族的传统文化,因为《楚辞》里的《招魂》就是极具地域色彩的篇章。当远古文化渐渐远去,更激烈、更刺激、更好看、更喜闻乐见的“斗舸”就取代了其他一切龙舟方式,成为端午最引人关注的一项活动。这里的“斗舸”,其实就是以比赛速度为主的竞渡。
竞渡的起源更早于龙舟。古代原始社会物质不丰富,南方的水稻种植还远未普及,居民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划着船在江河上觅食碰运气。突然之间,甲部落的一艘船发现远处水面上浮着一条大鱼,但也几乎在同一时间,这条大鱼也映入了乙部落船只的眼帘。接下来谁能饱餐一顿谁又饥肠辘辘,就要看谁划船划得像飞一样了。
只是唐代的竞渡早已不为了抢食物,而是换成了更具象征性的“夺标”。为了判定先后,组织者在终点设置一个“标”,其既是终点又是优胜者的奖品,夺标者即为冠军。一开始有鱼标、有鸭标还有铁标,鱼标鸭标入水就逃、铁标入水就沉,要夺标除了划船快之外还要另费一番游泳功夫。
再后来“标”又变成了一根长竿,上面缠锦挂彩、鲜艳夺目,故称为“彩标”、“锦标”。如今现代体育常用的“锦标赛”,来源却正是端午的龙舟夺标。唐朝诗人辈出,所以关于夺标的刻画也是数不胜数:
“鼓发南湖槎,标争西驿楼。”——张说《岳州观竞渡》
“齐棹争渡处,一匹锦标斜。”——白居易《和春深》
“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元稹《竞舟》
除了志在夺标的直道竞速之外,赛龙舟的方式还有不少:有不设终点、比试耐力的长途赛,两只龙舟在江河中不间断地彼此追赶,直到一方认输才能终止比赛;有往返竞速赛,龙舟划到目标后马上按桨骤停,后桡变前桡立即反向回划,先到起点者胜出;有不拼速度耐力、专拼整齐美观的比赛,谁划得更整齐、更优雅、更协调一致、更舒展大方,谁才是赢家。
传统龙舟少则十数人,多则近百人。要让这么多划端午节划龙舟,并不只是为了快手都步调一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古就总结了不少龙舟技巧,比如浙江温州地区的“斗龙经”:第一鼓要响,第二桨要齐,第三艄要正,第四缆要紧,第五调头要快,第六腿贴船沿要紧。
这些技巧,即便在龙舟如今发展成为现代体育竞技项目之后,仍然有相当的实用性。而一旦与现代体育接触,龙舟就必然会面对来自西方文明的类似竞技——
赛艇。
龙舟和赛艇最简单的区别,就是龙舟桨手面对前进方向,而赛艇背对前进方向。但关公战秦琼,究竟谁更快?
去年9月8日,西安交大赛艇队和沈阳市水校的盛京龙舟队,在沈阳的浑河上进行了一场较量。比赛开始后赛艇一马当先,在前100米都保持领先优势;但之后龙舟的划手开始发力,逐渐后来居上,并率先冲过终点。
似乎龙舟更快?其实这场比赛的娱乐性多于竞技性。首先赛艇只有8名女生,而龙舟有22名男生,在体力上有不小差距;其次要拼绝对速度,赛艇其实是快过龙舟的。
2016年国际龙舟赛,22人龙舟500米冠军的成绩是1分56秒,速度大致是4.31米/秒。而赛艇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5.5米/秒以上,两者的速度差肉眼可见。赛艇之所以更快,一是因为桨的支点固定,船桨可以做得更大更坚实,也使划程更长;二是因为背向坐姿,可以让桨手的背部肌肉和部分腿部肌肉都参与到划桨中来;三是赛艇的座位是滑座可以前后移动,能让桨手使用更多的身体力量而不仅仅是手臂力量。
但更关键的,恐怕还是成本——赛艇的参与门槛比龙舟高实在太多了。一条八人标准赛艇的价格超过20万,光是一条桨就要8000元,再加上后期维护的开销,看上去普通的划船其实消耗不菲。而龙舟的船体则是价格低廉的玻璃钢复合材料,船桨也是普通木质,制作工艺和成本远小于赛艇。只要有合适的水域和足够的选手,即便农村也能组织起一支像样的龙舟队来。
如果仅仅只求快,那么在西方的赛艇上安一个中国的龙头,也算一艘现代龙舟——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普通龙舟有着比赛艇广泛得太多的参与度和时代传承,在赛艇已作为另一项竞技项目得以开展的当代中国,实在没有必要胡乱嫁接。
更重要的是,龙舟有比赛艇久远得多的历史人文意蕴。赛艇的历史只有短短两三百年,起初只是英国泰晤士河上负责摆渡船工之间的业余比赛,后来因为在伊顿公学、牛津剑桥这样的名校学生之间流行开来,才从下里巴人的运动转型为阳春白雪的贵族运动,并逐渐走上了竞技化道路。
而龙舟的历史,久远过赛艇何止十倍?龙舟的起源于远古先民的日常活动,经过端午节的文化融合,早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之一。在全世界华人眼中,每年的龙舟虽然看似竞速,但其意义却远远不止于绝对速度。而龙舟也早已走向了世界,吸引了越来越多金发碧眼的选手参与。
仅仅以绝对速度来衡量体育精神,实在显得有些过于狭隘了。同样是利用自身体能在水中行进,剑鱼的时速可达130公里/小时,是无论龙舟赛艇都远远望尘莫及的速度。努力不是为了超越竞争对手,而是超越曾经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当龙舟选手奋力划桨,从江河划向大海、从远古划向未来、从农业文明划向现代文明的时候,没有人能否认它往日的辉煌,更没人能视而不见它如今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