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 :解读典故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将军叫吕蒙。
他带兵打仗非常勇敢,贡献很大。
然而,他读书少,行事也比较粗鲁,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吴下阿蒙”。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如今你既有名望又有权势,不能没有知识呀,只讲武战是不够的,应该多读点书,增加一些见识,才能不负众望哟!”
吕蒙说:“我整天在军营里忙忙碌碌的,有处理不完的军务,哪里还有空看书呢?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取得胜利吗?”
孙权耐心地开导他,“以军务忙为借口就不读书说不过去,我难道不忙吗?朝廷上下,哪一项不让我操心哪,但我还是抽出时间来读书。
当然我也不是叫你整天看书,不问军务,只是想让你看看前人留下的经验,扩大些眼界,充实一下自己,这样对你日后领导军队是非常有帮助的……”
“您说得对,我突然想起光武帝也是一位勤奋好学的人,他在兵荒马乱的军旅生活中,手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本……我要以他为榜样,下苦功夫读书呀!”
吕蒙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将军,从那以后果然坚持天天读书。甚至还会利用战争停息的阶段,认真读书学习。书读得多了,见识也提高了许多。
有一天,鲁肃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
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
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
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释义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反思
01遇事不要马上推脱
孙权劝吕蒙多读书,吕蒙马上推脱,说自己军务繁忙,没时间读。
孙权就以自己为例,说他是一国之君,事情更加多,但也抽空读书。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新省委书记沙瑞金在一次会议后,和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提议,准备办一次民主生活会。
高育良和李达康都同意,但又说最近工作比较多,是不是往后推一下。
沙瑞金说,“不能再推了,我的同志,你们想想,在这之前,有多久没开民主生活会了。”
之后,两人同意了。
前几天,爸爸看到网上有招聘辅警的信息,还有3天报名就截止了,正好第二天是周一,让我去报名。
我马上就说不去。
因为在我的认识里,辅警工作又苦又累,社会地位不高,钱也少。
就算干得久,也没前途。
当时我心里的想法就是这样,固执己见,根本就听不进爸爸的劝说,也没有商量。
后来还是叔叔和我打了一通电话,聊了聊。
说辅警工作很重要,现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工资待遇都有提升。
疫情后的经济仍然需要稳步中再提升,先找个工作干着,写作利用业余时间,两不耽误。
我心里的偏见被消除了,之后去报名。
听到一个消息,要进行决策时,不要急于下结论。
除非特别紧急的事,一般都会有反应、思考的时间。
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多想一想,权衡利弊得失,再做决定。
读书,肯定是很重要的事。
通过一段时间的读书,可以开拓思想,对之后做事都有帮助。
所以,越早开始看,就越早享受读书带来的效益。
对于辅警报名的事也一样,如果我不报名,这次机会就错过了。
下次招聘可能就要再等半年,会有很多变数。
在当前的情况下,没有技术,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工作,就先选择辅警。
02搞清楚做事的目的
孙权对吕蒙说,让他读书不是为了成为学识渊博的人,而是为了增长见识,学以致用。
有些成年人的考试,需要看对应的教材。
不用把书上的知识点都列出来,死记硬背。
只要把教材看透了,把题目练会了,多数考试就能通过。
比如考驾照,发的教材就没什么用,看一看就行,关键还是练题。
我报名的函授大专,发了教材。
我也没怎么看,只是把书后习题做会,记住。
关键还是目的不同,把自己做事的目的搞清楚,做事就容易了。
我现在写成语典故,主要是有些成语我不了解,正好学习并写作,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