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为什么是千古一帝?他有哪些功绩呢?
“千古一帝”是后人对皇帝的最高评价,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更是屈指可数。
连汉高祖刘邦都不能被称为千古一帝,汉武帝为什么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他有哪些功绩呢?
年少登基
刘彻四岁被册立为胶东王,七岁便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
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但对于年少的皇帝却不怎么开心。
因为大权还是在他的祖母窦太后手里,刘彻凡事都要向她汇报。他的万丈雄心,在这个老太太面前,只能偃旗息鼓。
对16岁的刘彻来说,这个皇帝当得着实憋屈,这个时候他选择了隐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走完了人生的进程。
汉武帝刘彻终于可以在朝堂上大展拳脚。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其原因是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
从此以后,儒家思想取代了法家和道家,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2000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兴办太学,培养人才
太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大学。
汉代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创办的、正规的高等学府,自汉武时期设立,历两千余年而不绝,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攘夷拓土,国威远扬
寻常人家的孩子,从小听的故事是嫦娥奔月,是后羿射日。
刘彻从小听的故事是:
你太爷爷当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你太奶奶被匈奴单于写信侮辱,你的姑奶奶、姑姑、姐姐们被迫远离故土到匈奴“和亲”。
对于汉武帝刘彻而言,这是对自己家人的羞辱,也是对大汉皇朝的不敬!
这得多亏了“文景之治”,他爷爷和父亲留下了不少财富。这一刻,刘彻有了反击的决心。
于是便有了:
北破匈奴直抵阴山;
灭南越、闽越、东越、朝鲜;
降伏车师、楼兰、大宛、西羌、西南夷;
汉武帝在位时,共开拓疆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
大大降低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刘彻一系列战争“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使中国“千万年皆食其利”。
真正做到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至此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汉国威,传遍四海。
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晚年罪己诏
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汉武帝也不例外。
由于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弄得国库空虚(的确是个败家子);
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屡屡受骗,封禅求仙挥霍无度(权利达到顶峰,都想求长生);
他听信谗言、妄用奸佞,使可怜的卫皇后和皇太子死在奸臣小人之手,成为千古冤案;
开疆拓土,征伐匈奴致使税赋徭役繁重,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
汉武帝晚年社会动荡,几乎成为危局。
面对自己造成的危局,他深刻反省自己所为。
于是,刘彻写了一篇罪己诏,停止了长达40年的征战。
开始像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那样,休养生息,成了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用罪己诏自我批评的皇帝。
公元前87年,70岁的刘彻去世,在位55年,葬于茂陵,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功大于过
虽然在统治的后期犯了一些过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不仅使得西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更使得大汉民族从此闪耀登场,并在此后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
当然大汉的强盛,从来不是他刘彻一个人的功劳。
若没有卫青、霍去病、董仲舒等众多能臣的帮助,刘彻就只能是刘彻,成不了千古一帝。
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刘彻也许想过后世的评价。但他应该不会想到,几千年后,后人会把他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赋予他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