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躺平、摆烂成了流行语)
昨天两个同事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同事说了对方一句“摆烂”,结果对方却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同事还开玩笑说,这个词现在特别火,俺们年轻人都知道!
果然,又是一句流行语。
我还特地查了查“摆烂”是什么意思,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不想干了。
这个词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另一个网络流行语:躺平。去年这个词还成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最近这几年,类似的流行语似乎变得普遍起来,人们用的也是越来越流畅,比如前几年的“佛系”,也同样成为了某一类群体的代名词。
从小我们就被父母老师教育,要努力奋斗;而如今这些流行语又在告诉我们,一个相反的真相。
难道在这个多变复杂的时代,“努力”这个词真的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吗?
低欲望社会下
衍生出来的尼特族
最近马斯克的一则言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5月8日,马斯克在自家的推特上发言称:除非出现变化导致出生率超过死亡率,否则日本最终会不复存在。
实际上,日本自2008年以后,已经连续1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而“低欲望社会”也最早出现在日本。
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不婚不育不产生大额消费,没有了高消费带来的经济恐慌,对生活的欲望也开始降低。
至此“尼特族”随即出现。
而低欲望社会下衍生出来的尼特族有着比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1)性格变得越来越沉默
我的一位表妹,自前年大学毕业之后,一直蜗居在家,期间找过几次工作,没有成功于是便彻底放弃。
她原本是一个性格非常活泼而且比较聪明的一个姑娘,可蜗居两年的时间,她的性格完全发生了改变。
前几天见到她时,身形有些消瘦,脸上黯淡无光,完全看不出一丝年轻人该有的朝气与激情,和前几年判若两人。
偶尔和她说几句话,眼神总是躲躲闪闪,在餐桌上也变得非常沉默。
相信原来的她,一定是希望自己可以毕业之后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然后去过自己想过的精致生活。
奈何如今却在这小小的屋子里消磨了自己当初的梦想,还有内心的那一份赤诚。
2)伴随着第三者的阻挠
其实那些口口声声喊着“躺平”的人,并不是真能够那么自然地躺平,大多数人都在纠结与挣扎中逐步妥协,而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孤独”与“焦虑”。
就像上面提到的表妹,她大学毕业之后,也曾试图考取教师资格证,还曾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打算,但是最后都被家人无情地否决。
家人的反对让她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迅速破灭,渐渐地她不得不做一名“独行者”。
其实独行者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因为没有人支持没有人鼓励,甚至自己会产生自我怀疑,焦虑自己的未来,恐惧生活上的变化。
其实每个躺平的年轻人都曾有过一个远大的理想,大多数人在这个过程中,都被第三者无情地否定,而这个第三者往往是自己最亲密的人。
3)过度被粉饰的生活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尼特族都是蜗居啃老的人,还有一部分人看上去忙忙碌碌,实则内心毫无欲望。
尤其是在一线大城市,很多年轻人往往会在一个公司待上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工资不会有明显的提升,甚至个人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
这类人往往自称“是一个比较安逸的人”,实则是一个内心没有什么欲望的“躺平者”。
要说这些人的生活单调乏味吗?其实也不尽然,但要说这些人有多么的上进努力,也完全不是。
我更喜欢称这些人是一群喜欢粉饰自己生活的尼特族,用表面的光鲜来掩盖内心的空虚。
我们该如何
摆脱“摆烂”的心态
外在的压力是年轻人出现摆烂的根源之一,但我们没办法去改变现状,想要在当下的环境中摆脱这种心态,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 保持活跃的思维能力
研究证明,爱动脑子的人,对事物可以有更加持久的激情和动力。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让自己保持活跃的思维能力,对任何事物产生质疑,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这是我们建立一种积极心态的开始。
不仅如此,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可以让我们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变化,从而快速的找出解决方法。
通常来讲,保持活跃思维有几个小Tips可以参考:
- 积极正面的思维
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总是喜欢把事情往坏处想,最后就容易出现一种结果:不作为。
但是不作为之后呢?就变成了不积极,不主动,最后躺平。
凡事都要保持积极正向的心态,我们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动力和想法。
- 培养逆向思维
电影《惊天魔盗团》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看得太近,看到的就越少。
人们都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而我们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提出与事物和观点相悖的一些想法。
不管这些想法是否正确,培养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随时都能够发现一些新奇的事情。
- 系统思维方式
其实这就是一种全局观,在思考问题或者解决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盯着一个点去解决,要把问题放在整个事件中去看待。
简单的来说,其实就是让我们在考虑一件事情时,把时间线拉长,从发生前,发生中,到发生后整个过程系统地思考一遍,查漏补缺。
- 外在驱动力
刚才提到过,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会出现第三者的阻挠,有时候这个第三者往往是自己比较亲密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闺蜜等等。
这时候我们还想做这件事,其实就需要外在驱动力,因为单纯靠自己其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换句话说,此时我们就需要一个“组织”来不断地鼓励自己,为自己打气。
豆瓣小组中有一个叫做“家里蹲自救同盟”,里面有2万多名成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鼓励...
其实外在驱动力很多时候都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一件事情成败的关键。
努力是每个
时代永恒不变的主题
最近北大“韦神”频频登上热搜,让人们又一次了解了这个传奇一般的男人。
让哈佛打破校规;
轻松解决6名博士研究四个月的课题;
...
韦东奕似乎不用努力就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韦东奕的成就一部分来源于他的天赋,一部分则来源于他的热爱。
凭借他的成就,其实完全可以拥有更多的光环和荣誉,但是他没有那样做。
读博期间,他依然保持每天学习十多个小时以上,在图书馆,要确定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时,才会放心离开;
他对数学的热忱一点都不比他的天赋低。
在电影《喜剧之王》中,周星驰面对大海喊出“努力奋斗”这几个字时,看上去是多么孤独。
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梦想成了年轻人的一种奢望,而那些敢于追梦和坚持追梦的人,却往往被人们嘲笑。
成功或许不会降临在每一个勇于追逐梦想的年轻人身上,但成功一定不会降临在躺平的人身上。
我相信在任何一个时代,努力奋斗都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而那些躺平、摆烂的人,终将会被时间证明,他们不过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