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价值(长城起始点究竟在哪?长城有多少军事价值?)
万里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工程,自秦朝开始修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自东至西,绵延两万余里,从宇宙俯瞰地球,可以清晰的看到,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华大地上,就像华夏的守护神。
万里长城
长城对于历代中原王朝来说,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唐、元、清这几个疆域广大的朝代不修长城外,就连强大的汉朝、明朝,都要依靠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每当草原骑兵狼群般南下时,在长城上第一个发现敌情的士兵会在烽火台燃起狼烟,之后依次递接,一段防御线上烽烟四起,直至把消息传至京城,而守卫长城的部队则依托绵长的防御工事抵抗敌军的进攻,直至援军的到来。
长城烽火
这种防御体系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游牧骑兵的进攻,给中原王朝调兵遣将赢得了时间,所以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统治者们都很重视长城的修建,比较著名的,主要是秦、明两代修建的长城,即为秦长城与明长城。那么,今天,小编就以秦长城和明长城为例和大家一起谈下长城的军事价值以及两代长城布局上有哪些不同,重新感受这道中华千年屏障的历史魅力。
横亘万里,布局因统治中心而变
从辽东到西北,绵延万里,秦长城与明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当,但是也有很多差别,且不说建筑材料,形式上的差异,单就关隘的布局以及防御体系的构建,秦长城与明长城在修建时也根据各自防御重点区域的不同,做了很多不同的布置。
秦长城其实是在战国时燕国长城、赵国长城、和秦国自己的长城基础上建造起来的,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总长超过了一万公里。
秦长城
秦始皇修建长城当然是为了防御匈奴,当时匈奴在蒙古草原上已成为霸主,这群草原幽灵经常趁着中原战事南下,骚扰北方边郡,对秦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嬴政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却匈奴700余里,收复河套地区,并筑九原城用于屯兵,之后从榆中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万里长城。
秦军方阵
大家都知道秦朝以及后来的汉朝,都城都在关中,所以秦长城的修建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匈奴对中原地区的侵扰,更重要的是为防御匈奴以及西北少数民族入侵秦朝的统治中心——关中地区做准备,当时的西北地区民族分布很复杂,除了有匈奴的势力,还有大月氏,羌等民族,这些蛮族勇猛彪悍,时常侵扰中原地区,西周的灭亡其实就是因为犬戎的入侵导致的,嬴政吸取前朝的教训,对防御西北各族的入侵很重视。建国之初,便去北地和陇西视察防务,又设黄(今山东黄县东)、陲(今山东福山)、琅邪(今山东胶南)三大粮仓,为北事提供后勤保障,之后又修建了通往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和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的驰道,在北击匈奴胜利后,又开始修建长城以及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南达云阳宫的秦直道,
秦直道
这样关中地区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防御工事,为防御少数民族的入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像临洮关、萧关等长城西北段的关隘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险关,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地理位置距离关中更近,作用也就更大。
相比之下,秦长城的东北段就略显默默无闻,很多人都会认为长城东边的起点是在山海关,其实不然,秦长城的东端起点应该是在鸭绿江,后来经考古发现,汉朝时期,出于对东北的统治需要,又将长城延至今天的吉林通化境内,即为南台子古城遗址,但是由于秦朝及西汉时期,东北地区的东胡各族相对匈奴来讲还是比较温顺的,不像匈奴人时常入侵,于是这段长城在历史上便鲜有记载。
吉林通化境内南台子古城址
说完了秦长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明长城。明长城是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北京居庸关,另修建祁连山东麓到甘肃嘉峪关。与秦长城构建的思路类似,明长城的同样采取是以长防线抵御骑兵入侵,同时兼顾重点区域的工事构建。
明长城
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明朝定都北京,从此幽云一带成了王朝的统治中心,而明长城的修建更是突出了防御幽云地区的重点,明长城沿线设置的九边重镇中,有五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是为了防御蒙古入侵北京而设立的,明长城的东段也是险关重重,著名的有外三关(雁门、宁武、偏头),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另外,像山海关,雁门关等也是明长城的著名关隘。通过构建多道防线,使得幽云地区的防御体系更加完备,而相比之下,西边的嘉峪关等关口因为战事较少,历史记载也就更少一些。
山海关
金戈铁马,长城烽火与汉胡纷争
说完了秦、明两代长城的构建特点,再说说围绕这两代长城而起的著名战事。
秦朝由于国祚较短,所以修建的长城对于本朝边境的防御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给继之而起的汉朝做了嫁衣。西汉前期,由于国力孱弱,加之汉高祖的白登惨败,使得汉朝无力对匈奴发起大规模的反击。从刘邦时代一直到景帝刘启,一直采取和亲的政策,希望维持与匈奴的和平。但长此以往,匈奴以为汉朝软弱可欺,于是仍经常南下侵扰边郡。每次匈奴入寇,长城上的烽火台便会燃起狼烟,向京都传递信息,朝廷会马上派遣军队支援被侵扰的隘口。
长城守卫
文景时期对匈奴的重要战役莫过于发生在汉文帝十四年的北地之战,《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于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遬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大发车骑往击胡。单于留塞内月馀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馀人。汉患之,乃使使遗匈奴书。单于亦使当户报谢,复言和亲事。
这里提到匈奴单于率十四万骑兵攻破了长城的萧关,入口北地,杀了北地都尉孙卯,又出奇兵烧了回中宫,斥候都到达了汉朝的甘泉宫,汉文帝派遣大军抵抗,匈奴军队在汉朝疆域内逗留了一月有余方才返回。其实,这就是西汉初年北方边境的写照,匈奴不时入寇,虽然多次攻破长城上的关隘,但是也给了汉朝调集军队的时间,长城的存在迟滞了匈奴骑兵进攻的速度,同时汉朝大军也可通过秦直道等驰道迅速北援,使得匈奴不敢继续深入汉朝内地。试想,没有长城这道屏障,匈奴骑兵来去自如,恐怕长安早就被匈奴攻破了。
明朝与北元对峙
而明朝修建长城其实也是出自于同样的目的,朱元璋派徐达等人北伐虽然攻占了大都,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但是元朝的残余势力却撤回了漠北,重建北元,与明朝分庭抗礼,于是朱元璋下令重修长城,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明成祖朱棣更是依托长城多次进兵漠北,成功打击了瓦剌与鞑靼。
土木堡之变
但是到了明英宗时期,由于皇帝本人决策的失误再加上明朝军力的下降,发生了惨烈的土木堡之变,明军主力伤亡惨重,但瓦剌太师也先却没有直接乘胜进攻北京,一方面是因为瓦剌军队本身有一定的伤亡,另一方面也是出自于对长城上重重关隘的忌惮,与此同时,明廷内部,朱祁钰登基,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组织兵力,保卫京师。于谦立即加强了居庸关,紫荆关等地的防御,同时征调各地兵马入卫京师,使得京师周围的防御力量迅速增强,等到也先入寇京师时,明朝军队已是兵力强大,士气旺盛,再加上宣府、居庸关等地驻军的牵制,使得也先兵败北京,瓦剌狼狈退出关外。1449年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于谦对明军兵力的调动和布置及对京师周围长城沿线防御体系的合理利用,才使得强大的瓦剌兵挫北京城下,使明朝转危为安。
捍卫中原,雄关漫道终成胡骑梦魇
曾有人说,长城就像中原王朝的篱笆,漫长的战线使得防御兵力无法集中,导致游牧骑兵多次破关而入,用这种固定防线来防御机动灵活的游牧骑兵实为笨人使用的笨办法,收效甚微。但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试想,如果没有长城的阻挡,游牧骑兵到来就不需要集中兵力攻一处关隘,他们完全可以来去自如,到那时,北方各地就会到处狼烟,战事不断。
修建长城
修建长城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北方游牧民族起到威慑作用,使得他们不敢肆无忌惮地进犯,每次骚扰都要集中本部的力量才有可能达到目的;第二,正如上文所述,长城起到了迟滞游牧骑兵进攻速度的作用,为中原王朝调兵驰援赢得了时间,使得游牧骑兵没时间四处骚扰抢掠,减少了北地百姓的战争损失;第三,长城防线可以与内地的城池关口共同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因为有各个要塞隘口的牵制,使得敌人即使破关而入,也不敢大举深入,从而保障了内地的安全。这正是历朝统治者修建长城的目的。
结语
作为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如今仍屹立在中华大地之上,经有关部门测算,现存的长城仍有八千八百余公里,这在外国友人的眼里简直是惊世骇俗的奇迹,没有哪个国家修建过如此雄伟的建筑,所以长城成了外国游客到中国后几乎必去的景点,而如今的长城虽不再是重要的军事要塞,但对于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它永远捍卫着心中的信仰,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历久绵长。
#让世遗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