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中杨九红的悲剧:堪称花魁娘子杜十娘的续篇?

头牌杨九红
朋友们知道:自古至今,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文学故事,妓女从良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可能修成正果者却寥寥无几——特别是嫁入豪门的女子。说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说:杜十娘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笔下的人物,生存年代应该是在明朝;而杨九红是当代著名导演郭宝昌《大宅门》中的人物,生存的年代显然是在清末至民国,两人怎么能扯得上联系?笔者以为:二人的生存年代虽然不同,人生的经历却十分相似。比如她们同来自社会下层,因为贫困从小就沦落风尘。十三四岁接客,后来成为当红头牌,成人后又均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命运的可悲与可怜,生发出强烈的从良愿望,并付诸行动。

从良后的杨九红
所不同的只是:杜十娘选的是浙江绍兴的官二代李甲——一个远离家乡,经济上不能独立的国子监(明朝最高学府)太学生。他之所以不远千里地来到北京读书,是因为其父亲李布政(浙江布政史,相当于一个副省长)奉行万历朝 “纳粟入监”(交纳钱粮可让其子弟进国子监读书)的政策,为的是让儿子参加科考时能够加分,将来会“有个小小的前程结果”。不料李甲不但不珍惜这个自掏腰包的学习机会,还醉心于青楼妓院,与当红头牌杜十娘搭上了联系,还被对方痴情地选为从良对象。李布政知情后自然雷霆震怒,果断地断了对儿子的经济资助,并催促其及早返乡……

潘虹版杜十娘
所以,当杜十娘为了他孤注一掷地为已赎身,携百宝箱随其南返。按计划两人先在苏杭游玩并作安顿,然后由李甲先行返家,托亲朋好友劝说父亲回心转意,再接杜十娘进府的计划达成时,李甲虽然口头上应承,心里却十分清楚事情的结局。所以,一路上忧心忡忡。当船行至瓜州地界,当他偶遇江淮盐商孙富,知道对方对十娘一见钟情,许以千两银子帮他解决难题时,当场就答应下来——最终致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命丧黄泉。这样看来:杜十娘的爱情幻灭与其说源自李甲的负心,毋宁说是来自封建家长的压力……
无独有偶:杨九红选择的是京城百草厅的商二代白景琦。二人相识在山东济南府。此时的白景琦虽然因为与黄春私定终身被母亲逐出了家门,却在济南创业有成,成为一名成名的药商。后来黄春回京生产,白景琦在一家酒楼偶遇杨九红,从此一掷千金,流连忘返于杨九红所在的怡红院。杨九红见其英俊潇洒,为人豪爽,自然对其倾心爱慕。后来不但主动地为己赎身,还为其生女,并在白景琦因父丧回北京后携女来归。却遭到白景琦的母亲——白家二奶奶的极力反对。不但将其拒之于门外,还强行夺走了她在襁褓的女儿。老太太死后,她虽然如愿地走进了大宅门,又遭遇到白景琦的遗弃。于是在人老珠黄,女儿嫌弃的绝境中绝食而亡。

怒沉百宝箱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杨九红的悲剧命运堪称为花魁娘子杜十娘的续篇,即:无论这些渴望嫁入豪门的风尘女子与她们的心上人携手能走多远都避免不了分道扬镳的下场……说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说:那么,她们为什么还要飞蛾投火,选择从良对象时醉心于富贵豪门的子弟呢?自然源自她们“心比天高”虚荣心,忘记了自己“身为下贱”的严酷现实——阅人无数的风尘经历,使她们渴望嫁给高富帅,幻想着“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孰不知,这些阔少们贪恋的不过是她们年轻时的花容月貌,对他们来讲:拥有一个具有沉鱼落雁容貌的美人自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可一旦遇到坚不可摧的阻力,或者对方已年老色衰,自然又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