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曹植《洛神赋》究竟写给谁的?

出身世家望族的南朝文豪谢灵韵,一生狂傲,但他却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曹植

曹植是曹操嫡出的第三子,生于豪门,长于乱世的他,从小就被寄予厚望。

为了这一份寄托,曹操为其取名植,字子建,也是希望他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曹植也并未让曹操失望,自小就展示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

曹植十岁的时候就很会写文章,写的非常精彩。他曾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父亲看,他父亲甚至怀疑这部作品是别人代笔的。

年少的曹植得到了曹操的细心栽培,二人一同征战四方,在战火和硝烟中洗礼过的曹植意气风发。

然而,他之后的一生波澜起伏,先被父亲所弃,又受兄弟猜忌,后被侄子软禁一生,只活了41岁,郁郁而终。

而他留下的那篇《洛神赋》,论到写美、写情,无人可出其右,同时也正是这一篇文章,将他一生命运一分为二,前半生是不可一世的才子,后半生是哀叹连连的陈王。

顾恺之《洛神赋》

今天就讲讲这背后的故事,曹操病逝后,曹丕继位,在这一年,曹丕废汉自立,两兄弟相争终于摆在了台面上,曹植穿着丧服带领群臣为汉而哭,曹丕非常生气,我刚刚称帝,你却哭哭啼啼,是何居心?

之后他开始处处针对曹植,先后杀了曹植的两个挚友亲信丁仪、丁虞,也有了后来泣不成声的故事。

只是母亲施加的压力之下,曹丕最后还是放过了曹植。

之后的曹植被封鄄城,对于一把渴望上阵杀敌的宝剑而言,最大的侮辱莫过将它供起来,曹植就是那把宝剑,曹丕给了他荣华富贵,但偏偏不给他最想要的建功立业。

曹植在受封回城的路上,途经洛水,车马暂歇。

此时微风吹拂,恍惚间有位伊人映入眼帘,一切如梦如幻。

梦醒时分,曹植把这次美妙的相遇写成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说自己在洛水之畔,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

烟波浩渺中,洛神回眸,瞬间击中了他的内心,并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

这篇文章一出,震古烁今,其中句句飘飘似仙,简直非人间之作。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为什么古往今来有才的文人那么多,能称为仙才者寥寥无几。

只因仙才非凡,仙人之才浑然天成,全凭意识。

在东汉末年,古人对文字的运用和文体的探索,都属于早期阶段。他的父亲曹操已经是当时最著名的文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的句子已是不可多得的名句。

而当一篇洛神赋横空出世,将文字的组合运用到了新的境界,奠定他仙才的地位。

然而历史又留下一个问题,这么传奇的洛神赋到底是为谁而写?

洛神到底是谁,这永远是个谜。或许只有穿越时空,与曹子建会上一面,才能了解其中一二。

坊间流传是为了曹丕的妃子甄姬所写,也就是曹植的嫂子。

王者荣耀·甄姬

这种说法来源于唐朝李善,说最初想娶甄氏的是曹植,但曹操却将她许给了曹丕。

历史上,甄姬被许给曹丕的时候,曹植才13岁。

在曹植眼中,甄氏更像一个关爱自己的姐姐,他们谈诗书、谈歌赋、谈人生却独独未敢谈爱情。

曹丕继位后,甄氏变成甄妃,一道宫墙隔绝了两个人的联系,可曹植未曾料到,再次入宫却听到甄氏触怒曹丕,而被赐死的噩耗。

在这里李善说,甄氏死后,曹植去敬见曹丕。

席上,曹丕把甄氏曾经用的金缕玉带枕送给了他。

可是这时的曹丕怎么会将自己妻子的遗物送给旁人?难道就是为了羞辱曹植,我得不到的就毁掉吗?此处存疑。

接着李善说,曹植就抱着枕头,返回封地,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姬前来相会,醒来睹物思人,写下了这一篇洛神赋。

这样看,大概是李善结合了当时唐代盛行的传奇小说,而附会想象编出来的,但是为什么要这么编呢?

因为最初洛神赋其实叫感鄄赋,曹植当时的封城便是鄄城。但是鄄和甄两个字在古代有通用的情况。

《史记》中就有“诸侯会桓公于甄”,这里的甄其实就是鄄,后来魏明帝曹叡为避母讳,下令改成了洛神赋。

后来,不明缘由的人,以为《感鄄赋》是《感甄赋》,是曹植有感于甄姬而做。

这就给他们的关系,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洛神赋》所描写的是曹植的亡妻崔氏,她本出身清河崔氏,是名士崔琰的侄女,容姿绝丽,风华绝代。

史书记载曹操因为看她穿着华丽,有失节俭,曾想赐死她,但想一想两人正是新婚热恋,突然老婆没了,不太对得起自己儿子,随后罢了,只不过后来崔氏因记恨曹操害死她的叔父,还是难逃一死。

为什么说是写给亡妻的呢,《洛神赋》中有一句,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牵牛织女为夫妇之说,他在另一部赋文《九咏》之中也有印证,除此之外,文中多处类似的说法,也适用于夫妻之间。所以相比是给甄姬的想念,亡妻更显合理。

历史只留下这些蛛丝马迹,至于曹植到底是为谁而写?现在也没有定论。

像他这样的人,我更情愿他不是仅限于一人情思,而是杂糅了世间诸多的感受。

他独自坐在回程的马车之上,晃晃悠悠听到洛水滔滔。恍惚间,想起了儿时兄友弟恭、作诗争相被父亲夸奖,想起了父子齐心,戎马沙场,想起了弟弟曹冲意外离世,让父亲一夜白头,想起了妻子含冤而死,感叹自己的嫂子真是晚景凄凉,又想起自己自恃不世之才,遨游放浪。如今,飘渺孤影,未来无踪,到底浮生似梦为几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