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长孙皇后:13岁成婚,23年独宠,死后12年独霸后位,终成一代贤后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春游曲》是长孙皇后留存于世的唯一作品,简单的几句话就将她活泼开朗的一面彰显得淋漓尽致,不过也能看出长孙皇后也有一丝的骄傲自恋在其中,你瞧那开得正艳的桃花之所以美艳动人,正是借了她腮边的一抹红霞,还有那迎风而舞的嫩柳,正是偷学了她娉婷袅娜的身姿。

  整首诗都洋溢轻松愉悦的氛围,足以证明长孙皇后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甚至带着些许小女人的幸福在里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她在晒幸福、撒狗粮。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的生母。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贤后,是无数女子努力向上的榜样。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出身鲜卑族,先祖出身北魏皇室,在孝文帝改革时期赐姓长孙,是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


  观音婢的父亲长孙晟是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写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长孙晟,他是隋朝大将,而且还是神射手,能够做到一箭双雕,常常令敌人闻风丧胆,有这样一位文韬武略的父亲,观音婢身为家中最小的女儿,虽然受到了家中所有人的疼爱,但是贵门千金该学习的诗书礼仪,她是一样都没有落下,而且还是个中翘楚。

  隋朝末年,隋炀帝昏庸无道,纵情声色,以至于民怨沸腾,各地起义军层出不穷,长孙晟为了以防万一,打算在年轻一辈儿中选一个忠勇可靠的年轻人来做女婿,能够在未来保护自己的女儿,为她遮风挡雨。


  相看了好久,才选中了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除了李世民本身的优秀之外,他更相信有窦氏这个深明大义的做婆母,他的女儿嫁过去定然不会受委屈的。

  确定了女婿的人选,长孙晟当即就前往李家洽谈这门婚事,李渊见长孙晟都亲自上门了,再加上观音婢这孩子如何她们都看在眼里,自然不会拒绝,当下两家就定下了这门婚事。


  没过多久,长孙晟就病逝了,长孙晟是长孙家的顶梁柱,他没了,整个长孙家也就没落了,再加上长孙家的孩子都还未长大经历过风雨,一旦没有了父母的庇佑,在这乱世之中势必要受苦的,还好,观音婢有个好舅舅高士廉,不仅将观音婢兄妹接到自己府中细心照顾,还给他们请老师学习各种知识,其中长孙无忌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奋刻苦努力学习的,日后担起了一国重任。

  高士廉也见世道乱了,在观音婢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张罗她的婚事,同年李世民上门来迎娶,二人正式结为夫妻。

年少夫妻,李世民与观音婢都是脾气极好之人,一来二去二人也渐渐生出了些许的情意,夫妻生活过得很是恩爱。



长孙无忌年少轻狂,浑身都涌动着保家卫国的热血,与他的妹夫李世民可谓是脾气相投,大谈人生梦想,更是为了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到处游走演讲,最重要的是他们将李渊策反了。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李家才在这乱世之中谋得了一席之地,在此期间观音婢与长孙无忌一直坚定地站在李世民的身后,支持他,帮助他。

  李渊称帝之后,窦氏早亡,后宫无主,妃嫔争宠之事层出不穷,在皇位面前,兄弟情显得非常苍白无力,李世民常年跟随李渊在外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军营之中的威信更是如日中天,这让身处后方处理政务的太子李建成感受到了威胁,比起优柔寡断、坐享其成的太子,反而是李世民这个赏罚分明、战功卓著的秦王更适合做天子。

  在咱们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长子继承家业,更何况是帝王之位,在李建成的心里无论李世民功劳多大,他才是长子,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李建成虽然是长子,但是若德不配位依然会被人说闲话。


  为了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李建成开始与齐王李元吉联合对付李世民,处处构陷,处处穿小鞋,为了在李渊面前败坏李世民的形象,更是与李渊身边的宠妃张婕妤、尹德妃勾搭成奸,天天在李渊的耳边吹枕头风。

  观音婢是陪在李世民身边最久的人,她明白自己的夫君本无意争夺这皇位,只是太子咄咄逼人,想要置他于死地,他一人死倒是无碍,可是这么多年跟随他的将士与谋士日后又该如何自处。


  他现在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退一步万丈深渊,进一步兄弟相残,实在是太难选择了。


  观音婢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她只好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好好教养子女,常常去李渊面前请安伺候,与妯娌们和谐相处,她希望依靠自己微薄的力量,挽回这一场灾难。


  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还是迎来了‘玄武门之变’。


  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身死,他的夫君终于还是走出了那一步,成为了这天下之主。

  她知道他心里的痛,可是她也知道这天下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若是李渊去世后,由李建成即位的话,恐怕不仅他一家遭难,所有跟随过她们的将士都会被屠戮,到时候天下恐怕又会再一次陷入大乱,黎民百姓又会再一次深陷战火。


  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为帝,十三天后,观音婢被册封为皇后。

  她年少时嫁他为妻,为他生下三子四女,与他一起征战天下,陪他遭受全天下人的诘问与指责,可是她依然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因为她信他,定然会治理好这天下,为全天下的百姓谋福祉。


  贞观十年六月己卯,观音婢旧疾复发,逝于立政殿,年仅三十六岁,谥号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唐昭陵。咸亨五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加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