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风光的背后,往往则受尽了屈辱,还有谁比她们四个更惨?
在皇权至上的古代社会,帝王后宫虽有佳丽三千,可是,正宫皇后却始终只有一位。能成为皇后的女子,不仅能与皇帝以夫妻相称,还能坐享一国之母的地位。可以说,后位是所有古代女子梦寐以求的荣耀。然而,话虽如此,可史上却也有一些命运不济的皇后。
可以说,她们不仅没有享受到后位带来的荣华富贵,反而因丈夫无能或惨死宫中或颠沛流离,这其中,就包括史上四大极品皇后。

隋朝萧皇后:
根据史书记载,萧皇后自幼便聪颖美丽。当时,占卜的袁天罡因惊讶于其相貌,主动为她算了一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母仪天下,命犯桃花”。
彼时的萧皇后定没有料到,她不仅会成为一国之母,还会成为历经数朝而不衰的迷君倾国之后。萧氏自十三岁被选为晋王妃后,便被迫开始不断地转变身份。她先做了隋炀帝的皇后,后又做了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突厥藩王的王妃,最后,成了李世民身边的昭容。
而萧皇后颠沛流离的命运,则是由其第一任丈夫杨广的昏庸无能导致的。正如袁天罡占卜的那般,迎娶萧氏的杨广亦深信妻子能为自己带来好运。所以,结婚之初两人感情甚笃,可杨广本是风流之人,他根本不甘心只拥有萧皇后一个美女。于是,在其登临帝位后,杨广便不断地征选美女入宫。虽然,萧皇后将一切看在眼里,但是,却不敢当面忤逆皇帝。
毕竟,自己没有独孤皇后的专制本事,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得清静。正是因为萧皇后的隐忍大度,使隋炀帝一直对其十分礼敬,何时享乐都不忘带上她。

于是,为了看尽江南美景,隋炀帝不仅命人凿通苏杭大运河,还带着萧皇后与众多后宫佳丽幸游江都。秀色虽可餐,但是,这样奢侈的享乐活动,却耗费了大量民脂民膏。
一时间,民愤四起,百姓无不怨声载道。然而,沉迷美色的隋炀帝显然未将此事放在眼里,他傲慢地对众大臣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年过半百不为天。” 或许,彼时的隋炀帝也未曾想到,自己的人生竟真的会在年过半百之际,戛然而止。
之后,在第三次幸游江都之际,留守太原的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他们刚率兵闯入离宫,刚满五十岁的杨广便被乱臣缢杀了,而身份尴尬的萧皇后,则再次成了深宫中的宠妃。后来,她不断地成为一代代乱世枭雄床上的宠物,直至最后成了李世民宫中的小妾。
千般沧桑,万般风流,皆融进了萧皇后短短几十年的生命之中。她本幸运地成为了一国之母,可却因丈夫的昏庸无道,一次次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据史料记载,萧皇后在唐皇宫中共熬过了十八个春秋,终年六十七岁。

南唐小周后:
小周后本名为周薇,是南唐亡国之君李煜的皇后。据史书记载,李煜在小周后之前还有一个大周后,两人是相差十四岁的姐妹。大周后名叫娥皇,同样也是娇媚可人的钱塘美女。
可是,天妒红颜,大周后在二十多岁时便因病去世了。说起来,周薇被立为皇后还要感谢大周后。相传,在大周后久病不愈期间,李煜曾将大周后的家人召进宫探视。当时,大周后曾挽留家人在宫中多住几日,可因大周后的父母家事繁冗,故只留下了正值破瓜之年的妹妹周薇。
因周薇与大周后有几分相像,且其更为活泼可爱,李煜很快便对这个小姨子生了别的心思。说起来,李煜也算是个风流天子,他与周薇这样的美人产生私情后,内心得意非凡,少不得要借诗抒情。当晚,他便将春心付诸笔墨,写下了用词香艳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因阙词填的过分露骨,李煜和周薇的情事逐渐在宫中传播开来,更有好事者到处吟唱这首词。不久,两人欢爱的消息便传到了大周后耳中,其病情愈加沉重,不消数日便撒手人寰了。大周后亡故后,李煜便将周薇留在了宫中。公元968年,即:大周后死后一年,李煜迎娶了周薇。

或许是感念人生苦短,李煜在大周后死后便整日吟诗作对,不问政事,他与周薇每天都过着才子佳人般的神仙眷侣生活。
开宝二年,李煜终于将周薇立为了正式的皇后,是为“小周后”。公元975年,北宋向南唐发动了进攻,历经数月后,北宋大将曹彬终于率军攻下了南唐。之后,已是亡国之人的李煜和小周后被押到了开封,一行人在朝觐赵匡胤时,李煜得到了皇帝“违命侯”的封号,小周后则被封为了郑国夫人。
吃穿用度虽不比从前,可好在两人还能相知相伴。这年冬季,宋太祖突然驾崩,其弟赵光义即位为帝,史称“宋太宗”。至此,李煜和小周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十一月,宋太宗废掉了李煜的爵位,并将其封号改为“陇西郡公”。
从表面来看,皇帝似乎抬高了李煜的身份,可实际上,宋太宗却常用言语侮辱他。更让李煜难以接受的是,他竟然保护不了自己的皇后。因宋太宗觊觎小周后已久,故其刚登临帝位,便以与皇后磋商女工为由召小周后入宫,一去便是数日。此外,宋太宗还命小周后同其行则并肩,寝则叠股。
当时,为了李煜的安全,小周后只好一一照做,所以,每次入宫归来,小周后都会向李煜哭诉自己在宫中受到的野蛮折磨。

然而,李煜是一个书呆子,他根本不懂收敛自己的思乡之情。
之后,随着那些动人心弦的词话四处流传,赵光义终于对李煜起了杀机。公元978年的乞巧节,正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辰。他在忆起从前的歌舞欢饮后,再看此时孤零零的夫妻二人,不免触景伤情。于是,万千愁绪涌上心头后,李煜写出了其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同样,深陷愁绪的小周后,则朱唇轻启,趁着酒兴将这首词唱了出来。但让两人没想到的是,这里的一切都被监视的太监看在眼里。于是,其飞奔至宫中,将李煜和小周后吟唱的内容报告给了太宗皇帝。听到李煜抒发思念故国之情后,宋太宗暴跳如雷,用一剂“牵机妙药”毒死了李煜。
失去丈夫后,小周后亦悲不自胜。于是,她在悲苦和绝望的折磨下,选择了自杀身亡。至此,一代佳人香消玉殒。

后蜀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之后,其自幼能文会诗,尤为擅长宫词。花蕊夫人所赋宫词皆用语浓艳,但也有朴实之作。诸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便是其少有的清新宫词风格。根据史书记载,花蕊夫人不仅是名动天下的绝色美女,还是古今难得的一代才女。
幸得孟昶宠幸后,花蕊夫人便成了一朵盛开在宫中的人间富贵花。相传,孟昶十分懂得享乐,他不仅极为宠爱花蕊夫人,还命全城栽种其喜爱的牡丹花。每当芙蓉盛开之际,沿城四十里便都如铺上了锦绣一般,美不胜收。
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太祖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进攻蜀地,早已恨透孟昶的十四万守城蜀将不战而降。后来,花蕊夫人一行人被宋军押解至汴梁,孟昶被宋太祖封为了秦国公。其实,赵匡胤对花蕊夫人垂涎已久,他封赏孟昶只是为了能在其进宫谢恩时一睹芳容。
谢恩那天,浑身散发香泽的花蕊夫人弄得宋太祖心猿意马,仅七天后,其夫君孟昶便暴毙身亡,终年四十七岁。太祖得知孟昶死讯后,素服发表,辍朝五日,并将孟昶追封为了楚王。

丧仪上,宋太祖见花蕊夫人身着缟素,明眸皓齿,心中的爱意愈加浓烈。于是,他趁机将花蕊夫人留在了宫中,通令侍宴。
席间,太祖命其作诗,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后吟道: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四十万人齐解甲,并无一人是男儿。”
其实,太祖皇帝本是一个英雄人物,或许是有感于花蕊夫人的故国之思,内心爱慕更甚。于是,在痛饮几杯酒后,太祖便牵着花蕊夫人的手走入了寝宫。不久,花蕊夫人便被封为了贵妃。至此,北宋皇宫中出现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宠妃。
后来,因花蕊夫人触犯了赵光义的利益,故在一次外出围猎中被人一箭射死了。太祖皇帝虽内心了然,但也无从追究。之后,皇帝雄心四起,征战各方……
可怜,花蕊夫人一生多情,却也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北宋朱皇后:
朱皇后是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的皇后,她虽贵为一国之母,可遭遇的却是古今罕见的耻辱。为了避免自己被金人欺辱,朱皇后两度自杀。而这一切痛苦,都源于北宋末年的金兵南侵事件。并且,金兵在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靖康之难后,提出了以女子抵兑赔偿的无耻条约。
《南征录汇》中明确记述了金人的罪恶欲望: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这份条约的目的很明显,即金人不仅要占有北宋的财富和土地,更要占有这里的女人。
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宋钦宗很快便签署了这位条约。正如被明码标价的货物一般,上至皇族女子,下至普通良家妇女,除少数“淘汰不入寨”的幸运儿外,大多数女子都被当作货物贱卖给了金人。后来,金兵下令已经属于金人的妇女改为大金梳妆,不少北宋皇家妇女竟争相自尽。
对此,连金人都不得不承认北宋女子的忠烈。
可以说,这些早逝女子无疑是幸运的,一旦死亡就无需承受之后的凌辱。
公元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同其他妃嫔、公主、皇子、亲族贵胄、臣僚约三千人被押往北方。这其中,不仅包括宋徽宗之后郑氏,还包括宋钦宗之后朱氏,宋高宗之母韦氏。在押解途中,女子常会受到金人的调戏。
当时,朱皇后仅有二十六岁,容貌艳丽,她时常被强迫为金军唱歌助兴,数次面临被凌辱的风险。幸得其贵为中宫皇后,金兵多少对她客气一些。若是其他无名女子,恐怕只有被金人奸杀致死的份儿。历经数月,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金朝上都。她们皆在金太宗的安排下,换上了女真服装,上千万妇女被赐给了金人。
这些被迫“入乡随俗”的女子们,被要求“露上体,披羊裘”,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屋后选择了自缢。被人救回来后,她再次投水自尽。至此,一代皇后香消玉殒,实在令人叹息。

其实,这四位皇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她们悲惨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嫁给了无能的丈夫。正是因为隋炀帝的昏庸无道,使萧皇后像妓女一般惨遭蹂躏;正是因为李煜的无能,使小周后受尽他人折辱;正是因为孟昶沉迷酒色,花蕊夫人才被迫再侍新君;而北宋朱皇后不堪受辱两度自杀,也是因其丈夫无力保家卫国。如此看来,四位皇后的命运真是悲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