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倾覆 帝王寿终-清逊帝溥仪

清光绪帝死后的第二天,西太后也一命鸣呼。临死训示载沣:“立溥仪为嗣,赐汝为监国摄政王。”
溥仪乃载沣之子,光绪帝载活的族弟,公元1908年12月,摄政王载注在太和殿为年仅3岁的儿子溥仪举行登基大典,年号宣统。
登基那天,3岁的小溥仪几经折腾,在宝座上哇哇大哭道:“我要回家!”载沣急得直冒冷汗,单膝跪在宝座下哄他:“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文武百官窃窃私语:“怎么说快完了’?”“‘要回家’是什么意思?”大家议论纷纷,生怕是不祥之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手握重兵的袁世凯不为朝廷效力,欲借刀杀人,逼迫清廷退位。
一时间京城大恐,清室宗臣纷纷逃走。
当时摄政王载沣已经不管朝政,政事由隆裕太后主持。她降旨召袁世凯入宫,连召三次他才来。
隆裕太后问他如何收拾局面,袁说:“举国尽叛,我还有什么计谋可施!”
隆裕太后肝胆俱碎,大哭道:“大势去矣,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还要靠你保全啊!”
袁世凯见时机成熟,便说:“只要皇上退位,才好与他们讲和。”隆裕太后无奈,于公元1912年2月代表宣统皇帝下诏,宣布逊位。
袁世凯当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答应皇帝退位后,仍保持皇族的优惠待遇,溥仪仍在紫禁城中过着帝王生活。
溥仪已6岁,清朝遗老们开始教溥仪读书,灌输清朝帝王思想,希望他重振大清王朝。
溥仪天性顽皮,常捉弄这些元老们,骑在他们脖子上玩,常令他们十分难堪。
1924年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提议国民政府将清帝溥仪逐出皇宫,提案通过。
11月5日,冯率领军队包围紫禁城,命溥仪限时出宫。
1925年2月,溥仪逃到天津,住进了日租界,过起了“寓公”生活。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溥仪认为借日本的势力可以恢复祖业,秘密与日本方面达成了在东北建立帝国的协议。
不久,溥仪秘密潜入东北。
1932年3月9日,日本人在长春为溥仪举行了伪满洲国执政的就职典礼。同年10月正式承认他为伪满洲国皇帝。
伪满洲国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溥仪没有权力和自由,一切听从日本主子摆布。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溥仪宜布退位。他企图乘飞机逃往日本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获,收监接受改造。
195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溥仪。他成了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
不久,溥仪成为政协文史委员,与北京市关厢医院护士李淑贤结婚,1967年病逝,终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