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实力和大唐相当的吐蕃为何突然消亡,吐蕃与大唐之间发生了什么

大唐王朝一直是一个强大的王朝,唐帝国疆域辽阔,四方来朝,如此强盛的王朝却有一个差不多强大的邻居——吐蕃,这个邻居和唐政权的建立时间同为618年,同时诞生同时崛起,这个邻居陪着唐王朝一起走了200多年,打架打了100多年。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发生的战争,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个陪着大唐走了200多年的吐蕃为什么突然消亡?

贞观八年吐蕃遣使大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唐太宗没有同意,吐蕃使者返回吐蕃后告诉松赞干布,唐朝没有同意嫁公主都是因为吐谷浑从中挑拨离间。于是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了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的松州,大放厥词,扬言如果唐朝不嫁公主,就率兵入侵唐朝,我大唐怎能忍受这种挑衅,于是唐太宗派遣侯君集率领唐军迎战吐蕃军,吐蕃军被打败,主动退出了之前攻占的土地,遣使谢罪,再次请婚。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正式下聘礼,唐太宗将一宗室之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颂赞干布。此后大唐和吐蕃过上了一段蜜月期。

吐蕃第一次进攻大唐,虽然在唐史上是说唐军打赢了,但是笔者有个疑惑,大唐初打赢了那么多西域的诸侯国,怎么不见大唐给这些手下败将送公主,偏偏在吐蕃这打赢了送了一个公主过去。所以笔者觉得这场战争的过程或者胜负可能另有说法。

由于吐蕃地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的资源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吐蕃为了生存在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之后,率先挑起了事端。

公元662年,吐蕃再次攻打唐朝的小弟吐谷浑,663年灭掉吐谷浑,吐蕃在进攻吐谷浑中感觉不过瘾,于是又派兵攻打唐朝的西域地区,662年攻打龟兹国,663年攻打疏勒国,665年攻打于阗。

公元670年大唐终于忍不住了,薛仁贵率十万唐军西征吐蕃,大唐与吐蕃爆发了大非川之战,,薛仁贵起初连战连捷,唐军快速推进到了乌海地区,随后,吐蕃的二十万大军开始猛攻唐军后方辎重,唐军辎重被毁。薛仁贵无奈只能从乌海撤向大非川,吐蕃集中四十万大军,追歼唐军,唐军之战全军覆没。

公元678年,唐中书令李敬玄再次挂帅出征,又没打好差点又被吐蕃搞了一波全军覆没,幸好,部下黑齿常之率领五百唐军敢死队杀入吐蕃大军后方才挽救了败局。公元681年,黑齿常之奉命出击,取得良非川大捷。公元682年,监察御史娄师德出使吐蕃但正巧遇到进犯河源的吐蕃大军,娄师德临危受命,在白水涧痛歼吐蕃大军。此后,黑齿常之和娄师德在河湟地区抵御吐蕃的进攻。

690年后,武则天上位改国号为周,吐蕃依旧在不断的骚扰,武则天执政时期,面对强大的吐蕃入侵,武则天选择与其硬刚,周军与吐蕃发生了13次战争,取胜12场战争。

武则天登基后第一次与吐蕃的战争,史书上称为安西之战,根据《旧唐书》记载,唐军将领威武军总管王孝杰,在寒冬十月份发动对吐蕃的战争,唐军取胜拿回安西四镇。

694年第二次对吐蕃战争,吐蕃首领勃论赞与突厥伪可汗阿史那俀子一起入侵唐朝,周军(武则天改国号为周)与之对战于冷泉,吐蕃与突厥联军不是周军对手,战败退兵。

696年,王孝杰河娄师德率军河吐蕃在素罗汗山交战,周军战败,武则天拒绝吐蕃的割地要求,第三次与吐蕃之战失败。

699年-700年这两年里周军与吐蕃发生第4~9次的战争,吐蕃入侵凉州,周军与吐蕃军发生“洪源谷之战”根据《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记载:“乃被甲先陷陈,六战皆捷,吐蕃大奔,斩首二千五百”。此战周军6战6胜,吐蕃败逃,周军斩杀吐蕃军两千五百多人。

吐蕃与周的第10~13次战争发生在702年,吐蕃因为几次战争的失利开始惧怕周军,于是在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卷土重来开始入侵周的边境,周军与吐蕃军发生茂州之战,根据《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记载:“戊申,吐蕃赞普将万余人寇茂州,都督陈大慈与之四战,皆破之,斩首千余级”,此战,吐蕃入侵茂州,周军都督陈大慈率领部队与吐蕃作战,周军四战全胜,斩杀吐蕃千人。

武则天执政时期对吐蕃的战争保持超高的胜率。

到了唐玄宗时期,天宝十二年(753年),封常清带领安西军痛击吐蕃,取得播先镇大捷,从此吐蕃不再是唐朝对手,但是好景不长,随后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内部被安禄山搅得天翻地覆,吐蕃趁机将河西、陇右、安西四镇全部收入囊中,北庭都护府被吐蕃切断了河唐朝的联系,最终被回鹘所灭。

763年吐蕃趁着长安兵力空虚,长驱直入,攻占长安,在长安进行掠夺。唐代宗狼狈的逃到陕州避难,虽然半个月后吐蕃军被郭子仪赶了出去,但是大唐衰弱无力阻挡吐蕃的进攻已成事实。随后吐蕃开始疯狂的扩张,很快吐蕃达到了最强盛时期。大约在8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其疆域更是达到了最大值,唐帝国的安西、北庭、河西、陇右都被吐蕃夺去,吐蕃往西南更是推进到了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到了9世际后,吐蕃因为连年征战,内部发生动乱,开始无力对外扩张,已有的土地已经无法正常占有。反观这时候的大唐虽然没有往日的强盛,但地区军事力量并不弱,而且还出了几位有作为的皇帝,848年,唐宣宗时期,大唐终收复失地,夺回河湟地区。

几乎陪着大唐走完一生的吐蕃,为什么会突然间败亡呢?

吐蕃帝国的兴起是靠着扩张战争的胜利带来的,虽然战争收获了土地、财富和人口,但也过度地消耗了国力。而吐蕃国内的宗教争端加剧的朝局的动荡,也加速了国家的败亡。吐蕃的统治者希望通过新兴宗教佛教做为思想统治的工具,但其国内西藏先民的原始信仰为苯教,佛教的快速推广导致了吐蕃国内苯教与佛教的冲突,这冲突不仅仅是宗教信仰上的混乱甚至让多位吐蕃统治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加之吐蕃帝国从建国开始就不断发生内乱,这些内乱一般由旧贵族和军事阶层的矛盾引发,而且这些内乱还和宗教纷争参合在一起,让战争更加血腥。吐蕃帝国最强盛是控制着整个西域,人口部族非常多的,吐蕃帝国的强大让很多部族归附与之结盟,但是吐蕃连年对外扩张,战争让吐蕃帝国不得不向剥削百姓提高赋税来维持战争,这让其内部反抗起义不断,吐蕃的盟友们看到如此情况,很多盟友都脱离吐蕃,回到大唐的怀抱,与大唐一起抗衡吐蕃。

就这样这个几乎陪伴大唐走完一生打了一生的邻居,在短短数十年里迅速消亡。吐蕃灭亡之后大唐又坚持了半个世纪也轰然倒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