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姓生活惨状
历史的一粒沙,落到普通百姓头上都是一座沉重的山。
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社会背景之下,百姓生活在频繁的战乱之中,民不聊生。
这一时期还是实行腐朽的奴隶制,奴隶主对于奴隶和百姓平民剥削和压迫。

奴隶制下的社会生活
在各诸侯国的管辖下,百姓没有好日子过。其中以齐国和晋国为代表,齐国的奴隶主贵族垄断了国内的大部分土地和山林,挣钱的渔业和盐业都掌握在贵族手中。
平民百姓到山里打猎采樵木燃火,都要经历重重关卡。贵族官僚在集市中可以随便巧取豪夺,不给一分钱拿走集市商品。
甚至有的摊贩被拿了大部分的商品,也不敢多说一句,不然小命难保。
在这种强取豪夺的剥削下,奴隶主贵族人均名下都有数不尽的宫室,“宫室日更,淫乐不违”。过着吃喝享乐、奢侈浪费的生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百姓,为三餐发愁,路上多有冻死的饥民。
“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寿命长的老人也会被饿、被冻。百姓的生活穷困不堪,夫妻离散。
不少被生活逼得无奈的百姓造反,结果遭到奴隶主的镇压,起义的百姓都被施以酷刑,砍掉双脚。
一时间,市场上面的假脚价格飙升,草鞋的价格低贱无人买,无脚可穿。

晋国的奴隶主贵族更是以殴打奴隶和平民百姓取乐,晋灵公拿着弹弓从宫墙上弹射路人,以此为乐。
晋平公追求虚荣大宅院,明明宫墙已经数百里,但是还是要兴建新的宫室,抓百姓当修建苦力,以至于百姓听到晋平公的名号,吓得四散分飞。
其他诸侯国的贵族和齐国、晋国的贵族一样,都依靠剥削百姓实现自己的奢靡生活。百姓一边要面对贵族奴隶主的剥削,一边要应付频繁的战争。
诸侯兼并战争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这部分资源从哪里来?
当然是取之于民,从加重百姓的劳役和兵役上。
百姓的繁重负担
《诗经》有言:“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百姓服兵役、劳役,都不知道什么时间了。这不仅是对百姓正常生活的破坏,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加上战争需要武器和装备,不断砍伐树木,水土流失严重,民不聊生。诸侯之间除却战争以外,还有小国对大国的供奉,无论是节日丧葬,都需要送礼供奉。
每次的阵仗都十分豪华,单单护送礼物的都多达上千人,如此一来一往,损耗极大。这部分花销都会加到百姓身上。

所以,战争之下,最辛苦的莫过于百姓。每个人都生活在水深忽热之中,繁重的劳役和兵役,已经压得每个人都踹不过气。他们在被剥削到无力反抗的时候,会采取逃跑的手段对抗上层贵族。
春秋时期,奴隶和百姓逃亡屡见不鲜。各国都有发布追捕逃亡奴隶和士兵的法令,一旦抓到就会被处以死刑,但是这都没有阻碍他们逃跑的步伐。
这部分逃跑的奴隶和平民,动摇了贵族奴隶主统治。幸运的有逃出生天的,不幸的人一旦被抓就会面临严峻的惩罚。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姓生活不但困苦不堪,而且遭受到奴隶主的残酷剥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