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床头为什么高解释一下(床头抬高—小角度,大作用)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每一个护理的细节都很重要。床头抬高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议,将床头抬高30°至45°作为重症患者的常规护理体位。这一建议基于多项研究,这些研究表明,重症患者在无禁忌的情况下,维持这一床头角度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1

床头抬高的作用

1、改善呼吸功能:对于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而言,抬高床头约30°至45°能有效开放气道,增加胸腔容积,提高肺活量。这一体位有助于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显著改善呼吸困难,特别是对于心肺疾病和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效果尤为明显。

2、预防误吸和反流:重症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常受影响,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甚至呼吸道,引发窒息或感染。床头抬高可显著降低这种风险,保护患者呼吸道安全。对于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的患者,以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床头抬高更是预防误吸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措施。

3、促进伤口愈合:对于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床头抬高30°能减轻切口缝合部位的张力,缓解切口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同时,这一操作也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进一步促进康复。


4、降低颅内压:对于颅脑术后、脑出血、脑梗塞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在保证颅脑灌注的前提下,床头抬高30°可以增加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力,有助于缓解病情。

5、提升舒适度与康复过渡:适当的体位调整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缓解因长时间平躺带来的肌肉紧张和不适感。疾病恢复期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逐渐向站立过渡,为后续的康复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6 、呼吸和氧合:床头抬高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和增加肺活量,尤其对于心肺疾病和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可以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氧合。

2

床头抬高适宜人群

1、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利用重力的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同时减轻内脏对心肺的压力,从而改善呼吸困难。

2、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利用重心作用将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

3、盆腔,腹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以使渗出液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

4、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可以减轻切口缝合部位张力,缓解切口疼痛,有利于愈合。

5、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无禁忌的患者床头抬高至少30-45°,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尤其是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可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误吸,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3

床头抬高不适宜人群

1、低血压或血压不稳定,休克患者: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容易导致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加重心脑器官损害。

2、脊柱骨折患者:对此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易加重骨折对脊柱的压迫,造成神经不可逆的损害。

3、腰穿后、硬膜外麻醉后6-8小时患者。

4、经股动脉途径应用血管闭合器、带鞘管的制动患者。

5、下肢手术后为促进回流,要求抬高肢体高于心脏。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床头抬高这一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护理措施,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消化与营养吸收,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床头抬高的技巧,为重症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生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