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房子要前低后高(老祖宗俗语“前低后高出贵人,后低前高养仇人)
农村有许多谚语,大多来自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还有古典书籍、诗词、名言名句,它以口头的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启发和警示。
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分享“前低后高出贵人,后低前高养仇人”这句谚语,看看它到底说的是什么。这说得通吗?

前低后高,指的是房屋高度
这句话,乍一看,似乎有些模糊,但实际上,却是指建筑的高度,以及自然环境的位置。
在风水学中,有一句话叫做“环山抱水,前低后高谓吉地”,意思就是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但是,这个成语中的“前低后高”、“前高后低”其实就是在说房子的高度。在乡下,盖房子和城里不一样,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院子,只有一扇门可以出入,其他人家都住在一起,所以才叫“四邻八家”。

前屋与后屋的高度,有何讲究
在古时候,除非是富贵之家,否则都会建造一座又高又大的宅院,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力。普通的民宅,都是一层一层的房子,高约三米三。
由于旧时的房屋多是用泥砖盖顶,上层是用木头搭建,太高了,不仅不安全,而且天气寒冷,也不保温;太矮了,对人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尺多高的房屋是最合适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的住房也在逐步得到改善,现代化的砖墙和混凝土结构确保了房屋的安全,这使得建造的房屋也变得越来越高,有一层、二层、多层的,
所以,在邻居之间,也就有了前后房屋的高低之分。一般人都觉得,前屋低于后屋,是吉兆,日后必有贵客光临;前屋高过后屋,则是凶兆,将来必有敌人,为何有人如此说?

前低后高,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房屋的高度与幸运是否有关?对于盖房子的人来说,这并不重要,但是对于邻居来说,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一般来说,村子里的房子都是朝南的,前面的房子太高,会影响到后面的房子。通常,农村宅基地16 m×17 m为四分宅院,高于6 m,背面的光线也就是6 m,也就是说,背面的一户人家就没有光了。
这对住在后院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可能会因为房屋太高,光线太暗,两个家庭发生冲突,导致两个家庭表面上和睦相处。

在乡下,最讲究的就是“远亲不如近邻”,一旦你和你的邻居处的不太好,你不记仇就不错了,更别提帮你了。所以有句话叫“前屋低于后屋”。
如果是为了后来者的生活质量着想,那就不会建得这么高了。不过,人都是有私心的,许多人都没有为他人着想,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你不理睬我,我不理睬他;你的房子比我的高,我就把房子建得更高,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后面的住户了。时间长了,街坊邻居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差,也难怪他们会结仇。

反之,如果处处考虑别人,自己舒适也能让别人舒适,相处亲如一家。常言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遇事互相帮助,不用说,大家也会想到,家家都会兴旺发达,有贵人出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人以和为贵”嘛!
“前低后高出贵人,前高后低养仇人”,这句建设中的俗语很有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思前想后,和谐相处,你觉得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