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为什么总被静电电(冬天静电,为何总是让你“触电”?)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天一来临,仿佛整个世界都化作了一个巨大的电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静电的“眷顾”?触摸一下门把手,“啪”的一声,指尖便传来一阵酥麻;与人握个手,结果两个人都像触电般猛地一抖;就连晚上脱衣服时,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静电声,感觉自己就像一座移动的发电站。冬天的静电,为何如此热衷于找我们的麻烦呢?

静电这种现象,其实一年四季都存在,可为何冬天感觉格外明显呢?关键就在于寒冷且干燥的空气。空气中存在水蒸气,水蒸气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电荷搬运工”,能够帮助我们带走身上多余的电荷。然而冬天不同,冷空气一来,水蒸气就远远地避开了,空气变得极为干燥。这样一来,我们身上的电荷就没那么容易消散,于是不断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一碰到其他东西,就“啪”地释放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静电放电。

静电的形成,还得从我们身体里的原子说起。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小宇宙,身体里充满了原子。原子内部有质子、电子和中子这三个“小家伙”。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则是中立的,不带电。平常,这些电子都老老实实地围绕质子旋转,整个原子就像一个小天平,两边平衡得很好。但是一旦我们的身体与某些表面发生摩擦,例如穿衣、脱衣时,这些电子就可能变得不听话,跑掉几个。这样一来,我们身上就会多出一些正电荷,少了一些负电荷,整个身体就像是被充了电一样。

等到我们再碰到其他东西,例如门把手、灯开关,甚至是其他人,这些物体上可能带有负电荷或者正电荷。一接触,我们身上的电荷就像找到了出口,迅速地向对方身上跑去,或者对方身上的电荷向我们这边跑来,这样一来一往,就产生了我们所感受到的静电放电。冬天由于空气干燥,我们身上的电荷不容易消散,所以静电就特别容易产生。

说了这么多,我们有没有办法躲避冬天静电的“骚扰”呢?当然有啦!我们可以从家中入手,打造一个“抗静电”的小环境。

冬天家中的湿度可能比夏天低很多,尤其是开了暖气或者空调之后。那怎么办呢?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购买一个加湿器,让家里变得湿润一些。要记住,湿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保持在30%到50%之间最为适宜。你可以使用一个湿度计来监测,看看家中的湿度是否在这个范围内。

如果觉得购买加湿器太费钱,或者家中已经有很多小家电了,那我们也可以动动脑筋,自己制造一些湿气。例如,你可以在炉子上烧些水,让水蒸气充满屋子;或者在每个房间里放置一个大碗水,让它们自行慢慢蒸发。这样一来,虽然效果可能不如加湿器那么显著,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还有,在家中养些室内植物也很不错。这些绿色的小生命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一些水蒸气,帮助我们保持室内湿度。这样一来,我们身上的电荷就容易消散,静电也就不那么容易产生了。

除了调整室内湿度之外,还可以从穿着方面下功夫。你知道吗?有些衣服材质特别容易产生静电,例如羊毛和合成纤维。这些材料就像是小绝缘体,会让我们身上的电荷越积越多。所以,冬天的时候,我们还是尽量少穿这些材质的衣服吧。如果觉得冷,可以穿些棉质的衣服或者毛衣之类的,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较好,不容易产生静电。

我们平时使用的毯子、床单之类的也需要注意。尽量选择棉质或者天然纤维的材质,不要使用那些合成的、化纤的。这样一来,我们在睡觉的时候也能少受些静电的“骚扰”。

另外,鞋子也要选对。橡胶底的鞋子虽然防滑效果好,但是绝缘性也高,容易让我们身上的电荷积累起来。所以,冬天的时候我们还是尽量穿皮革底或者其他导电性好的鞋子吧。这样一来,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也能将身上的电荷“释放”出去一些。

如果你已经感觉到自己身上带电了怎么办呢?你可以找个金属的东西摸一摸,例如水龙头、门把手之类的。这样一来,你身上的电荷就会通过金属这个“导体”跑到地上去了。特别是你去加油站加油的时候,一定要先摸一摸加油站的金属柱子之类的,把自己身上的电荷“释放”干净再加油,否则要是产生一个小火花可就麻烦了!

冬天的静电虽然让人有些头疼,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还是能够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