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叶子有洞(树叶“有洞”原因分析?)
树叶“有洞”通常有四种原因引起:一是细菌穿孔病;二是真菌穿孔病;三是虫子危害造成的孔;四是霉斑穿孔;具体由哪些原因产生需要进一步判断,今天我们先来了解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
一、认识穿孔病
发生规律
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越冬,其发生最适温度是24-28度,借风雨传播,在温度的5-6月份利于病菌侵染,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发病严重。
危害植物
樱花,梅花,碧桃,李,梅等。
危害症状
细菌性穿孔病:刚开始病斑呈圆形,水渍状,周围由淡黄色晕圈,病部无霉点,在潮湿情况下会有污黄分泌物,干燥时病斑脱落形成穿孔。
真菌性穿孔病:首先在叶片两面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或者近圆形的病斑,病斑边缘呈紫褐色,后期斑点上出现灰褐色霉点。边缘发生一层裂纹,中部易脱落,形成穿孔。
二:防治方法
1、加强水肥管理,改良土壤,合理修剪,减掉病枝病叶,提供良好的排水和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理病枝病叶,提供不利于发病的条件。
2、樱花,碧桃,桃,李等不要种在一起,也不要成片过密种植。
3、化学防治:使用淇护兑水喷雾防治,可以间隔5-7天,连用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