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为什么加沙子和石子才会凝固(建设工程中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
水凝混凝土在建筑材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高密度和高抗压强度,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各种荷载。水凝混凝土的施工周期更短,能够更快地完成施工任务。无需或者较少使用焦油、石油沥青等化学材料,减少了环境污染,水凝混凝土在较低湿低温环境下也能施工。
水泥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和料构成,砂一般称为细骨料,石一般称为粗骨料。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与水混合后形成水泥浆,赋予混凝土初步的硬化能力。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促进混凝土的快速凝结。砂和石子则作为骨料,砂子填补石子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而石子为混凝土提供必要的骨架支撑。这四者是构成水泥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另外,为了适应和改善混凝土的某些特性,还可加入一定比例的外加剂,达到某种施工工艺的要求。下面我们对每种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1、水泥
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道路工程一般采用强度高、收缩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结构混凝土用水泥的主要控制指标应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和氯离子含量。
2、砂
砂的主要分类可以分为天然砂和机制砂两类,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海砂和山砂。砂按照技术要求可以分I类、II类、III类。按照颗粒级配和含泥量等分为I类、II类、III类。按照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均可做普通混凝土用砂,但一般以中砂为佳。在砂的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若砂子过粗,则拌制的混凝土黏聚性较差,容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若砂子过细,砂子的总表面积增大,虽然拌制的混凝土黏聚性较强,不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但水泥的用量增大。因此,级配良好的砂配置混凝土,不仅所用水泥量少,节约水泥,而且可提高水泥的合易性、密实度和强度。
上述材料在建筑中是常用个材料之一,一旦在适用上出现配比不正确,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或者建设工程成本的增减,最终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增加或建设,作为建设工程领域的律师或者法务人员,熟悉和了解建筑材料是致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