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为什么会烧掉(钨丝灯泡暴露在空气中,为何会被烧毁?.)
给一个灯泡通上电,它就会正常被点亮。但如果换个方式,把灯泡的玻璃外壳给敲碎,然后把它放回灯泡底座上,在它上面放置上一个玻璃盖子,此时的灯泡已经完全暴露在了空气中。此时再给灯泡通上电就会惊讶地发现虽然灯泡也能被点亮,但没一会儿的功夫钨丝就直接烧断了。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想搞明白这一问题,首先来了解下灯泡是如何发光的。白炽灯发光是将灯丝通电给加热到白炽状态。要知道钨的熔点非常的高,当有电流经过钨丝以后,所释放的能量便会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

虽然钨丝的熔点比较高,但当钨在高温下暴露在空气中后就很容易发生脆化以及热冲击。当温度达到1200摄氏度时就会开始迅速氧化。在如此高的温度之下,空气对于钨丝的侵袭是毫不留情的,所以在空气中的钨丝很快就会被烧断。

既然如此给它降降温不行吗?因此有人就想到了把钨丝放入进液氮当中,看看会是怎样的效果。没想到身处于液氮中的钨丝竟然真能够长时间地被点亮,只是再被拿出时又迅速熄灭了。是不是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