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称为龙骨什么意思(论龙骨和甲骨文之关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龙骨,不是建筑术语里的龙骨,也不是恐龙之龙骨, 更不是舰船术语中的船的龙骨。本次我们要谈的“龙骨”是指一味中药。
一般来说,中药之龙骨,被认为是古代哺乳动物之鹿类、象类、三趾马、犀类等等的骨骼化石,甚至据说还有部分恐龙的化石,当然这个我们还不是很明确。

中药龙骨一
至于中药领域为何要将这些动物化石称作龙骨,我们还无法考证。但可以大胆猜测一番,因为这些化石稀少又珍贵,且确实也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至于何功效,需要专业医学解答,这里不做讨论。),这样一来,这些化石,在古人看来就是很神奇且极其珍稀的事物!
如此一来,经过古代中医的大肆渲染,想来,也只有龙骨(龙之骨头)这个头衔才配得上这些化石了。细细想来,“龙骨”一词,应该便是这样才产生的吧!
至于甲骨文,这个就很好说明了,甲骨文即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文字。据传其是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继而在龟甲和兽骨上进行契刻的文字,故而又称殷墟文、契文、龟甲文、兽骨文、甲骨卜辞等。
那么龙骨和甲骨文到底是什么关系?首先我们来谈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便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很早便有吃龙骨的习惯,那么试问一句,中国古人何时开始吃龙骨的?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我发现最早记载龙骨功效的,乃是魏晋时期吴普所撰的《吴普本草》。当然了,该书已经失传,后世演变出的该书之版本,多半是参考其他医书编辑而成,对此,我们不做过多讨论。

中药龙骨二
我们要讨论的是中国古人吃龙骨的历史,按照《吴普本草》就已经记载龙骨之药用价值,可以大胆地推测一下,中国人开始吃龙骨的年代上限,即在中药中使用龙骨时间上限,肯定要在魏晋之前。当然了,具体早至哪个朝代,我们还不好考证。但是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上古先民很早就开始吃中药之龙骨了!
当然了,很早就吃龙骨,不代表人人都能发现龙骨中夹带的甲骨文,要不然,也不用等到清朝才有人发现这个事情了。那么,这位幸运儿是谁?那便是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
那么他王懿荣又是如何从龙骨中发现甲骨文的?这就不得不从他生病说起。据说,有一次王懿荣生病,其在治病时偶然间发现,仆人按药方所抓回来的龙骨中有一些非常独特,上面竟然刻有文字一般的符号,对此,他很快便开始了研究,也很快就联想和认定,这些刻符是汉字的早期形式。
也就是这一偶然间的研究,算是正式开启了甲骨文的研究和发现之旅,算是打开了汉字起源的密匙,也最终促成了华夏诸多学者,甚至是外国学者开始研究甲骨文。当然了,也正是甲骨文的不断研究,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了甲骨文乃是汉字最原始形态之一。

中药龙骨三
显然,中国古代先民吃中药龙骨这一事情,间接促成了华夏后世之学者研究起甲骨文之事宜!从这一角度来说,中药对汉字的研究是有启迪和促进作用的。当然,对于那个幸运儿王懿荣,被追崇为甲骨文之父,也不为过,毕竟是他开启了甲骨文的研究。
不过,我们不妨再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安阳殷墟没有发现那些甲骨,那些甲骨也没有流出,那么王懿荣也就很难发现这些甲骨文了,就不会成为甲骨文之父。那么甲骨文的发现肯定就会延后,说不定到时就会是李懿荣或马懿荣等人发现甲骨文了,反正不再是王懿荣发现,所以说王懿荣是幸运儿,一点也不为过。
自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龙骨和甲骨文的关系了,甲骨文存在于龙骨之上,那些带有甲骨文的龙骨,其实算是龙骨中的一部分。换言之,只要中国先民不停止吃中药龙骨,可以肯定的是,总会出现有心人,会发现这些龙骨之上的甲骨文!
结论,一部分甲骨文被刻写于龙骨之上,因为中国古代先民有吃中药龙骨的习惯,最终使得甲骨文被国人所发现。这是大好事,也是幸事,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为灿烂辉煌的汉字发展史,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也使得汉字看起来更加富有深度,使得汉字变得更加伟大!

甲骨文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