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为什么不用液氮(液氮为什么不用于空调制冷呢?)

这个问题提的有意思。
答案一:液氮可以用作空调制冷。
如果想制冷,就要换掉空调中的铜管与空调里现有的压缩机。更换压缩机的压力必须达到20到30MPA,普通空调铜管扛不住这么大压力,必须安装不锈钢厚度足够承受30MPA相当于你的不锈钢管道每个地方承受180到200KG压力。如果你真这么干了,恭喜你拥有最霸气空调,超低温空调,零下180摄氏度不是问题。
答案二:不可以用于目前的空调制冷。
空调的压缩机没那么大的功率压缩液氮,液氮是容易气化吸热,但是在系统中没有条件让气态的氮气再变成液氮,也就无法实现制冷循环,无法循环的制冷就无法持续制冷。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首先,要清楚制冷剂的概念。
制冷剂,又称冷媒、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南方一些地区俗称雪种。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其次,制冷剂的作用:
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
最后,就是制冷剂的所必须的性质:
(1)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 制冷剂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2)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 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3)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4)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5)安全性 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6)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7)经济性 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8)环保性 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
氮气的液态是够低温,可是要想氮气在空调系统中变成液氮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