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樱花为什么称为楔(日本樱文化的由来)

又到了樱花季,在中日两国人都忙着赏樱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日本樱文化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本文就从中国的历史典籍中解答这个疑惑。

首先不同于日本汉字中的“樱”指的是樱花,而中国的“樱”所代表的范围则更广:

楔、樱桃、樱桃花、樱花等都被以“樱”来称呼。

在《汉书·艺文志·尔雅·释木》中樱桃花就被称为“楔,荆桃”。另外在差不多同一时代的《礼记·月令·仲夏之月》中也有记载:“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另外在《史记》与《吕氏春秋》中都对樱桃花有记载。因此,最晚于汉代“樱桃”已经是进献给神灵与祖先的贡品。

而樱花最早的记载则出现在晋代《蜀都赋》中:“朱樱春熟,素柰夏成。”到了南北朝时期,刘宋的王僧达(东晋王氏的后人)曾有诗:“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缃叶未开蕾,红花已发光”。南梁沈约的《早发定山》中也有这样的诗句:“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虽然写出这样的诗句是达官贵族,但也由此可见古籍中最早表达在春天赏樱时的喜悦心情的文献最晚在两晋南北朝就已经出现了。

到了唐代,华夏文明迎来了历史的高峰期。此阶段民间对于樱花的记载已经数不胜数。比如说贫农出身的李商隐在《无题四》中写有这样的诗句:“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当然包括白居易、杜甫、李白等都为樱花写下了赞美的诗句。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唐代关于樱花的诗句多达百余首。这也使得樱花的普及从唐代开始就从宫廷扩展到了民间。由此,日本派去唐朝的遣唐使也自然的将樱花移植到了日本。

那么樱花在日本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日本的最出名的樱花专著《樱大鉴》里记载樱花原产自中国。但是并未对何时传入做详细的记载。而在日本古籍《古事记》中有一个叫“木花开耶姬”的神女,而这位神女也就是櫻花女神的化身,第一颗樱花的种子就是木花开耶姬撒在了富士山里的。

只不过这种神话性质的故事毕竟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而在日本最早关于樱花的记载里可以发现樱花在刚从唐代传入日本的时候,并未在贵族和民众之中流行开来。尤其是在奈良时代,日本人所作的汉诗与和歌中咏的最多的是梅花。以《万叶集》为例,其中以樱花为题材的诗词数量只有41首,远远少于咏梅诗的118首。

但是到了7世纪,由于持统天皇非常喜爱樱花,曾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赏樱,因此便将由唐朝引进的“天长节”(原是为李隆基的诞辰所定的千秋节)定为了赏花日。而后的宇多天皇在一次宫廷聚会中,其弟贞保亲王献上一幅赏樱的屏风。自此赏樱便在皇室贵族间流行开来。

但是真正让樱花普及到民间是从嵯峨天皇的平安时代开始的。其在位期间在平安京神泉苑(今京都市中京区御池通神泉苑町)举行了第一次赏樱会。此后樱花逐渐取代梅花成为了日本贵族阶级的“新宠”。同时赏花活动也开始在贵族之间普及。

到了913年,日本文学史上重要作品《古今和歌集》编修完成。其中咏樱的和歌数量达到了56首,遥遥领先于别的植物种,此举也标志着樱花成为当时和歌的主要创作意象。此后关于樱花的记载文献开始逐步增多。尤其是到了武士时代以后,樱花终于有了成为了日本国花的条件。

因为武士道有一个宗旨:“藐视死亡”。因此其核心思想就是不对生命有眷恋。因此樱花短暂的花期不仅成了武士阶级的寄情之物。更代表了武士对生命的态度。

尤其是丰臣秀吉在1598年3月15日,在醍醐寺(京都市伏见区)举办了名为醍醐の花見的豪华赏樱会。参加此次赏樱会的日本大名(大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诸侯)皆为樱花的美景所倾倒,此后樱花便在各大名领地开始种植并快速推广到全日本。因此“花见”便成为了全日本的习俗并且被保留至今。

而江户时代在结束了无休无止的战国时代之后,日本各个社会阶层开始重组。尤其是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建于推古天皇36年)后,在寺里设了一块“樱花如云钟声响,野浅草何外来”的牌匾之后,浅草寺便成了东京著名的赏樱地。

也就在这一历史机会下,以居住在城下町的町人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此后的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已经不再只局限于朝廷与幕府,而是在日本全民之间开始流行。

但是在明治维新后,樱花却成了“军国主义”的利用工具。日本军人的军装上被大量配上了樱花的图案。所幸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久。和平的年代到来之后,日本民众重新恢复了对樱花的认知。而且樱花还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见证”: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就曾经将樱花作为“建交礼”带到了中国。

时至今日,正如中国人对牡丹、荷花、菊花、梅花有着独特的钟爱,日本人对樱花的钟爱

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不同于中国的四大国花,樱花一年也就只开7-14天,就算第二年在同一颗树上看到的花朵也不会是去年曾见过的那一朵。

所以,樱花季对日本人来说,也是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人生哲学。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国民性,日本人总是一年又一年的期待着樱花季的到来。日本气象局甚至还会再每年2月底3月初提前公布全部各地的花期,也就是俗称的“樱前线”。

而日本人赏樱的方式和各种祭典也是五花八门,有人喜爱看樱花开满漫山遍野,有人却爱看单株樱花开在家中的庭院,有人每年都会挑选风和日丽的日子和家人、朋友、恋人同赏,有人却喜欢孤寂一人去看夜光下诗情画意。

总之,在樱时花吹雪的美景下,中日两国人民不论何时、何地对于樱花的喜爱相信会成为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爱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