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艾草驱邪(挂艾草的讲究知道嘛)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女儿节、艾草节,是中国汉文化和许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过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的法定节假日之一。相传,端午节这一天要挂艾草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和喝雄黄酒,这些都是为了驱邪避疫、祈求平安、纪念屈原和预防疫病。
端午节习俗繁多,其中就包括了挂艾草,而对于挂艾草的方法和讲究,或许大家并不是很了解。端午节挂艾草的讲究又是什么呢?艾草三不挂又是指的哪三不?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养生智慧。

挂艾草的讲究
端午节挂艾草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早在《淮南子》、《山海经》、《尔雅》等古籍中,就有对挂艾草的记载。艾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视为一种有祛邪驱瘴、消毒杀菌、辟邪镇宅等功效的中草药材,故而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草,有着驱邪避疫、祈求平安、祈年丰的寓意。
挂艾草一般都是先将艾叶、艾梗等制成艾人、艾草小包或者艾草香囊,再挂在门窗上、床榻旁、车马耳等处,用艾草的香气来辟邪镇宅,保佑家人的身体健康,也给家里带来好运和平安。

艾草三不挂
在挂艾草的时候,民间还有一句俗语叫做“艾草三不挂”,那么究竟是哪三不呢?

不挂在南方
端午节的艾草,一般是挂在门窗上或者是床榻旁,而在南方地区,特别是在广东、福建等地,却有着不挂艾草的传统。相传在古代,南方正值秋雨连绵的季节,气候潮湿,容易滋生瘴气,因此当地的老祖宗就创制了很多挂艾草的禁忌,认为挂艾会惹雨水、惹蛇虫,所以在南方地区,人们过端午节的时候是不挂艾草的。

不挂在床头
在北方地区,人们过端午节,一般都要在家里的床榻上挂艾草,这是为了保佑家人的健康和平安。但是在挂艾草的时候,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不要将艾草挂在床的头部,因为头部是人体的要害所在,挂艾草过多会让人产生不适,还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不挂在厨房
端午节挂艾草,可以在家中的很多地方进行,但是却绝对不能在厨房挂艾草。厨房是整个家庭的“命根子”,挂艾草的目的是驱邪镇宅,而传统的厨房里燃烧着明火,有着熏烤蒸煮的功能,这个时候挂艾草就容易引发火灾,给家人带来麻烦和意外。
在过端午节挂艾草的时候,无论是挂在哪里,都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兼顾家人的健康和安全,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挂艾,让其给家庭带来健康和吉祥的力量。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了浓郁民俗文化和养生智慧的节日,挂艾草就承载了传统文化和老祖宗们对生活智慧的传承。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无论是挂艾草、包粽子,还是赛龙舟、饮雄黄酒,我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受益良多。
在享受这些习俗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尊重传统、理解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让这些文化符号和习俗仪式,成为我们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和祝福。

通过挂艾草的习俗,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挂艾草的禁忌,也知道了端午节挂艾草的三不挂。而在过端午节挂艾草的时候,我们还要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气候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辟邪驱瘴、祈福祈愿的作用,也才能够更好地保佑家人的健康和平安。
在享受端午节的快乐时光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艾草小物件,比如艾草香囊、艾草枕头等,给家人和朋友送上特别的祝福,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符号和习俗仪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