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厨房为什么会有飞蛾(厨房里神出鬼没的“幺蛾子们”)

厨房—我们烹饪美食的重要场所,服务着每一个家庭,是各种食材的集散地。然而,对于有些昆虫来讲,它更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小区”,这里没有物业费、水电费,就连食物都让我们给亲自送上门,这些吃货们不劳而获,肆无忌惮地安家落户、生儿育女,享受着美好安逸的幸福生活。下面就让我们来拜访一下这些赖着不走的“幺蛾子们”。

菜盆脸盆里的常客—蛾蠓

春天刚过,厨房墙壁上经常静息着一种平展翅膀小蛾子,它们不咬人却神出鬼没,它们就是蛾蠓,是家居厨卫空间常见的飞虫。

蛾蠓卵期约2天,两周后幼虫便可化蛹,3-4天羽化为成虫,雌性成虫3-4日开始产卵,单个雌性成体产卵数可多达200多粒,成虫羽化后3-4天便开始陆续死亡,14天内消失殆尽。由于幼虫为腐食性,因此它们把家隐藏在洗菜盆或洗脸池的下水管中,所以我们经常消灭的飞蛾往往是那些羽化后的成虫,其实更多幼虫正“暗流蛹动”。了解了蛾蠓的生活史,大家不必产生恐慌,毕竟它们的活动性不强,机械性传播疾病的概率也不高,只能算是骚扰性昆虫罢了。

橱柜里的常客—“谷盗三兄弟”

锯谷盗

在我们的橱柜缝隙中藏匿着一些其貌不扬的赤褐色小甲虫,它们青睐各种谷物,从不挑食,同时也是出色的演员,遇到威胁就会表演假死,它们是锯谷盗、赤拟谷盗、杂拟谷盗,可谓“谷盗三兄弟”。

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

它们属于鞘翅目的不同科,外观形态上十分相似,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细微差别。杂拟谷盗比赤拟谷盗体型略大且身体颜色略浅,赤拟谷盗比杂拟谷盗寿命长,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胸部背板均呈矩圆形,而锯谷盗的胸部背板长卵形,边缘每侧的6个锯齿突是它区别于前两者的最显著特征。

杂拟谷盗

为了寻求安全舒适的庇护所,它们常群聚在各类缝隙中越冬,雌性成虫将卵产在缝隙的粉末碎屑中,然而,它们之间常常会因食物而互相竞争,甚至毫不客气地吃掉对方的卵。

米袋的常客—米蛾、米象米蛾

大米是每个家庭常备的主食,是我们补充营养元素的必不可少基础食物。大家回忆一下在盛米或淘米时候,米里有时会泛起小疙瘩,有时会发现“象鼻”长相的小虫子,这些现象就说明米象和米蛾早已“拎包入住”,它们虽在好多人眼里早已不足为奇,但确实都是大米的常客。

米象

其实,米蛾不光喜欢栖息在大米中,干蘑菇、玉米和小米、小麦也是它们的最爱。米蛾每年发生2-5代,成虫寿命仅为一周,它们唯有抓紧时间交配,雌性成虫将卵于米袋表面,一周后可孵化为幼虫,它们通过吐丝把碎米(屑)缠绕联结起来成筒状虫茧,潜伏在茧内尽情独享,形成米里的小疙瘩,历经一个多月后才破茧成蛾,成虫善飞行、活动范围广,属于典型的“夜猫子”,夜间多留意一下照明灯周围,它们可能就停靠在那里。

相对于米蛾,米象就呆萌好多,它拥有象鼻状的喙和小膀实的身躯,成虫常潜伏在阴暗潮湿的缝隙中越冬,每年5月便开始活动,钻到米袋后就地产卵,米象的繁殖力强,雌虫可产卵500粒,它们先是用嘴啮食米粒形成卵窝,再将卵产入其中,最后靠分泌粘液封口来掩饰作案痕迹,经历30天幼虫期和10天蛹期最终完成羽化。

垃圾桶的常客—果蝇

春末夏初,气温逐渐升高,各类蔬菜和水果很容易腐烂,当我们将其弃置垃圾桶还心存惋惜的时候,嗅觉敏锐的果蝇便悄悄地穿过窗纱,聚集在垃圾桶周围,随即组建它们的新家。

正因为它们偏爱腐烂水果所以才被称为果蝇,它们属于果蝇科果蝇属一类昆虫的统称,拥有硕大的红色复眼,腐烂水果上大量的酵母菌和糖分持续供养着它们,它们的繁殖速度和数量是十分惊人。因此,它们常作为模式生物被广泛用于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领域,在生物教科书里也经常提到它们。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拜访的”厨房常客”,它们的形态和行为虽不尽相同,但都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对我们的生活和家居环境。为把它们彻底赶出家门,我们曾不惜代价采取的各种手段,有的用洗衣粉水来冲洗,有人干脆把米面都扔掉,有的用化学药剂来触杀、熏杀,有的苦苦寻觅恨不得把橱柜翻个底朝天,但最终还是收效甚微,毕竟我们的厨房不是严格封闭的。因此,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游击战,只有长治才能久安,它们的定居更像家中的卫生报警器,督促我们要定时打扫整个屋子的各种卫生死角,这也是最简单、经济、环保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