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室内温度为什么高(冬天室内越暖越好吗?)

一、人体最适宜的室内温度并非越高越好

很多人觉得冬天室内越暖和越好,其实不然。人体感觉最舒适且健康的室内温度通常在18℃-22℃之间。温度过高,不仅会让室内空气变得干燥,使人感到燥热、皮肤干燥、喉咙不适,还可能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时骤冷骤热,容易引发感冒等健康问题。


二、适当开窗通风能提升采暖效果

不少人在采暖期间为了保暖,整天紧闭门窗。但这样会使室内空气变得污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实际上,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哪怕每次只有15-20分钟,能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保证室内空气的含氧量,也有助于热量在室内更均匀地分布,提升整体采暖舒适度。

三、植物也能辅助调节室内温度

在室内摆放一些绿植,比如绿萝、吊兰等,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温度。白天阳光充足时,绿植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到了夜晚,它们又会缓慢释放热量,有助于维持室内温度的相对稳定,辅助采暖设备让室内保持舒适状态。

四、穿对衣服室内更暖和

在有采暖的室内,并非穿得越厚就越暖和,而是要选择材质合适的衣物。像羊毛、羊绒等天然纤维材质的衣服,保暖性好且透气性佳,穿着它们即使室内温度稍低一点,也会感觉很舒适。另外,多层穿搭的保暖效果往往优于单件厚衣服,因为空气可以在各层衣物间形成隔热层,锁住热量。

五、不同朝向房间采暖有差异

通常来说,朝南的房间在冬季更容易获得阳光照射,相对更暖和一些,采暖设备可以适当调低温度或者使用时间稍短;而朝北的房间光照少,温度会偏低,往往需要更多的热量补给,所以在调节采暖设备时,要根据房间朝向做出不同的设置,这样既能保证每个房间都舒适,又能节约能源。

六、地毯能提升地面采暖感受

如果家里采用的是地面辐射采暖,如地暖,铺上地毯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让人走在上面感觉更暖和。因为地毯本身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性能,它可以让地面散发出来的热量更多地留在室内空间,不过要注意选择透气性好的地毯,避免影响热量散发和室内空气质量。

七、散热器上别堆放杂物

很多家庭习惯在散热器(暖气片)上放置杂物,比如湿毛巾、衣物等,觉得这样能利用散热器的热量烘干物品,实则这样做会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散热器是通过表面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来散发热量的,被杂物遮挡后,热量散发不出去,室内温度就难以升高,还可能造成局部过热,浪费能源。

八、水温并非越高采暖越佳

对于集中供暖或者自家的壁挂炉供暖等,热水的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比如集中供暖的热水温度一般是有规定范围的,过高的水温可能会使供暖管道、散热器等承受过大压力,加速老化甚至出现故障;而且有时候水温过高,室内温度提升过快,反而会造成室内温度不均衡,影响采暖的舒适度。

九、夜间适当调低温度更节能

夜间人们处于睡眠状态,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对温度的需求也会降低。此时可以适当将采暖设备的温度调低2℃-3℃,这样既能保证睡眠的舒适度,又能节省不少能源,一个采暖季下来,能减少一笔可观的费用支出呢。

十、老房子采暖可考虑增加辅助设备

一些老房子由于建筑结构、保温性能等原因,采暖效果可能不太理想。这时候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辅助采暖设备,比如在窗户上贴上保温膜,能减少热量通过窗户散失;或者使用电暖器等局部加热设备,重点对温度较低的区域进行补充加热,提升整个房间的温暖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