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同轴电缆为什么被淘汰(成渝铁路上的“铁蘑菇”)


这朵“铁蘑菇”形似一根铁柱子,柱身上有个小洞,要用专用工具才能打开。打开后就能看到有个类似于“气门芯”的东西,可以用来测量铁路电缆内部气压,也可以给电缆充气。电缆有气压就可以抵抗外界的水分侵入,保持电缆内部处于干燥状态,使信号传输不受影响,通过保证电路正常工作,使得列车能更加紧密、更加安全的运行。

1987年12月,成渝铁路全线电气化改造完成后,运输能力由610万吨/年,提高到1300万吨/年,列车牵引质量由1500吨提高到2720吨,运输能力几乎提高了一倍,让西南地区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刚实现电气化时,成渝铁路每两公里便有一个同轴电缆充气桩,铁路通信工通过步行的方式在区间开展巡视,有同轴电缆地线桩时便把它打开,用气压表测试气压是否充足,当气压不稳定时,则需要画气压曲线图对其进行分析。后来,同轴电缆因为利用率低、承载低被淘汰,同轴电缆充气桩也被更换为更先进的自动电缆充气机,不仅能自动充气、检测气压,更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检测作业。而现在,经过多次更新换代,电缆已经更换成传输速率大、利用率高的光缆,自动电缆充气机也随着成渝铁路的发展被淘汰了。这一颗颗“铁蘑菇”,虽其貌不扬,但在保障列车通信安全方面,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十多年过去,现在还有部分遗留的同轴电缆充气桩‘老物件’,其中保存较好的还数银山镇站内这一颗。从这颗‘铁蘑菇’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设备的变迁,是成渝铁路发展的进程,更是国家科学技术的更新。它的存在与保留,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推移,更是在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速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