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百科知识 实用查询
首页 > 百科知识 >

建房为什么不用红砖(我国为何禁止使用红砖建房?)

提到红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2005年之前,特别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那时候,家家户户盖新房,几乎都是用红砖来建的。因为需求量大,红砖根本不愁卖,很多人甚至因为开了砖厂而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到了2010年以后,红砖就开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红砖的供应开始受到限制。

在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禁止使用红砖的规章。这一规定一出,大批的砖厂纷纷倒闭,红砖的时代就这样悄然落幕了。

这不禁让人好奇,红砖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让它曾经如此风靡?又是什么原因,让它遭到国家禁用?

红砖,也被称为粘土砖,是一种烧结型建筑砖块。你知道吗?

红砖其实是个“外来户”,它在中国被广泛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七八十年。

在这之前,尤其是在民国以前,中国的建筑大多采用青砖来建造。

青砖和红砖,别看它们颜色不同,其实原材料是一样的,都是泥土。

那为啥烧出来的颜色会不一样呢?秘密就在烧制方法上。

青砖是在西汉时期发明的。烧青砖的时候,古人采用了一种叫做“临水法”的技巧来降温。砖窑快烧完的时候,就向里面洒水。

高温的水蒸气就像个魔法师,把窑里的氧气都赶跑了,导致缺氧。

这样一来,砖里的铁元素就变成了氧化亚铁,而这种物质的颜色就是黑灰色。所以,青砖就这么诞生了。

相比之下,红砖的烧制就要简单多了。不需要那么复杂的降温技巧,只要保持窑里氧气充足,砖土里的铁元素就会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

这种物质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烧出来的砖块也是红彤彤的,特别喜庆。另外,红砖的生产工艺相对青砖更为简单,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因此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传入我国后,因生产成本低、价格亲民、颜色鲜艳,再加上政府对于红砖的生产和使用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红砖迅速走红,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然而,很快它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这也是导致国家禁用红砖的原因。

咱们先来算笔账。一块标准的红砖,长24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重量大约是2.5公斤。这里面,粘土的重量就占了85%。

也就是说,每块砖都得用上2公斤左右的粘土。那么,如果烧1万块红砖呢?就得用上20吨的粘土!

如果要在农村建一个占地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那得需要多少红砖呢?四万多块!这就意味着,得消耗近百吨的粘土!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粘土其实也是一种矿藏,它可不是随处可见的。

要找到好的粘土,往往得跑到农田里去。有些砖厂,为了方便,甚至会直接承包农田,从里面挖土做砖。

这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毕竟,耕地可是咱们国家的命根子啊。没有了耕地,粮食从哪里来?人们怎么生活?

此外,红砖要在900度的高温火焰下烧制而成,并且烧制时间较长。这期间为了维持火焰的温度,需要不断地添加煤炭。

众所周知,现在煤炭资源日渐枯竭,各国都在限制使用。就连取暖都不让烧煤了,更别提用来烧砖这种“奢侈”的用法了。

红砖的烧制过程,不仅消耗煤炭,还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还得用上大量的水,用来降温和降尘。

但这些废水,往往都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的,它们会污染土地,影响庄稼的生长,还会污染附近的地下水。

更糟糕的是,红砖烧制的过程还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大量粉尘。

很多小砖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些环保问题,也不会安装尾气处理装置。

这就意味着,烧砖产生的有害物质都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我们的呼吸健康造成威胁。

除了这些环境问题,红砖房本身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为红砖制作技术门槛低,很多小砖厂都能生产,所以市场上的红砖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黑心厂家,为了节省时间和煤炭,会缩短烧制时间或降低烧制温度,导致红砖内部结构不够坚硬。

这样一来,如果农村自建房不慎买了这些劣质红砖,建好的房子可能经不起几年的风吹雨打。

红砖还会不断吸水,时间长了,墙体逐渐软化,最后可能导致房屋坍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