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为什么掉色(红木家具为何会掉色?)
红木家具掉色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以下是一些常见因素:
- 木材本身特性:许多红木本身含有天然色素,这些色素会在一定条件下析出导致掉色。例如,小叶紫檀含有紫檀素,这是一种天然的红色素,在新制成的家具表面,紫檀素相对活跃,与外界接触时,容易发生迁移。当用白布擦拭新的小叶紫檀家具时,常常会发现白布上沾染红色,这就是紫檀素析出的表现。同样,红酸枝等红木也含有丰富的色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掉色现象。
- 制作工艺问题:如果在红木家具的制作过程中,打磨、上漆或打蜡等工艺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掉色。打磨不到位,木材表面的一些色素没有被均匀去除,在后续使用中就容易掉色。上漆或打蜡时,漆层或蜡层不够均匀、致密,无法有效阻挡木材内部色素的析出,也会使家具出现掉色情况。比如,上漆过薄,不能完全覆盖木材表面的孔隙,色素就容易从这些孔隙中渗出。
- 使用环境影响:环境因素对红木家具的掉色有较大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使木材发生膨胀或收缩,导致木材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促使色素更容易析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红木家具的掉色现象可能会更加明显。此外,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加速木材中色素的分解和迁移,导致家具掉色。例如,将红木家具放置在朝南的房间,长时间受到阳光直射,家具表面的颜色可能会逐渐变浅,甚至出现掉色不均匀的情况。
- 摩擦和磨损:在日常使用中,红木家具表面与其他物体的摩擦和磨损也会导致掉色。频繁的擦拭、搬动过程中的碰撞等,都会使家具表面的木材结构受损,从而使内部的色素更容易脱落。比如,在擦拭家具时使用了粗糙的抹布,或者在家具表面放置尖锐物品,都可能刮伤家具表面,加速掉色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