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是哪个省的城市(河北省衡水市概况)
衡水市是河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 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现衡水所辖冀州为九州之首。 河北省称冀,也缘于此。 深厚文化造就了一代名人,涌现出儒学大师董仲舒,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诗人高适, 文学巨匠孙犁等。
衡水属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首都经济圈的“1+9+3”计划京南区。京九铁路、石德铁路、邯黄铁路、石济高铁、京九高铁、石津城际高速铁路、衡潢铁路 、朔黄支线 八条铁路或规划铁路途经衡水,被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
历史沿革
古代
中国古代九州地图
衡水历史悠久,夏之时分属冀、兖二州。商周时期有饶、昌、武城、武罗等主要封邑方国。春秋时期多归晋国,战国时代为燕、赵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钜鹿郡。汉代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初,观州治所移至县城(今景县城),并于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1]
折叠
近代
中华民国初期,各州皆改为县,直隶于省。至1914年,今辖区分属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各县直接划归于省管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今辖区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之冀中区和晋冀鲁豫边区之冀南区。1948年5月,两边区合并改称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始设衡水专区,辖原冀南、冀中两区之部分县域,包括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清河、恩县、夏津、武城、故城、景县、阜城等13县,属新建立的河北省。
现代
衡水市
1952年11月7日衡水专区奉华北行政委员会之命撤销,其辖区之夏津、恩县、武城3县划归山东省,衡水、深县、武强、武邑、枣强、冀县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景县、故城、阜城3县划归沧县专区,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62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衡水专区复置,下辖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故城、景县、阜城计11县。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1982年1月,衡水镇升为衡水市。1993年9月,冀县改建为冀州市。1994年7月,深县改建为深州市。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同时撤销原县级衡水市,改设桃城区。至2013年末,衡水市下辖3区、8县和2个县级市。
市名由来
“衡水”一词始见于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文成帝南巡碑》,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衡水之滨”举行过规模盛大的“禊礼”。“衡水之滨”中的“衡水”,为当时穿越今冀州市境内的漳水后一段的别称,又名“横漳”或“衡漳”。隋朝开皇十六年,由河北大使郎蔚之,分下博(包括桃园、北马庄等原桃县治所周围的土地和村庄)、信都和武邑三县地,新置衡水县,治所在今衡水市旧城村,县之名称,取“漳水横流”之意。因漳水从衡水县西南入境后,不是东流入海,而是折向北流,然后入海,古人亦把这一段漳河水称为“衡水”,后因漳、滏合流,这段河水即今日的滏阳河。滏阳河与滹沱河合汇为子牙河后,入渤海。此后,衡水县名称历代沿用。1996年7月,衡水地区撤地设市,原县级衡水市改设为桃城区。[2]
2016年7月5日,衡水市召开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根据国务院批复,撤销县级冀州市,设立衡水市冀州区。
位置境域
衡水市界于东经115°10′-116°34′,北纬37°03′-38°23′之间。东部与沧州市和山东省德州市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相连,北部同保定市和沧州市交界。市政府所在地桃城区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19公里。[4]
地势地貌
衡水市地处河北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海拔高度12米~30米。地面坡降,滏阳河以东在1/8000~1/10000之间,以西为1/4000。境内河流较多,由于河流泛滥和改道,沉积物交错分布,形成许多缓岗、微斜平地和低洼地。缓岗为古河道遗留下来的自然堤,一般沿古河道呈带状分布,比附近地面相对高出1米-3.5米。饶阳、安平境内缓岗地貌十分普遍。微斜平地分布最广,是缓岗向洼地过渡的地貌单元。洼地分布也很多,仅万亩以上大型洼地就有46个, 其中冀州市、桃城区界内的千顷洼为全市最大洼淀,总面积达75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
衡水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但是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干旱、冰雹、洪涝、低温、大风等,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河流水系
流经衡水境内的较大河流有潴龙河、滹沱河、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索泸河——老盐河、清凉江、江江河、卫运河——南运河9条,分属海河水系的4个河系。其中潴龙河属大清河系,滹沱河、滏阳河、滏阳新河属子牙河系,滏东排河属南大排水河系,索泸河——老盐河、清凉江、江江河属南大排水河系,卫运河——南运河属漳卫南运河系。
名胜古迹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县“封氏墓群”和“开福寺舍利塔(景州塔)”。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县的“周亚夫墓”、“高氏墓群”,桃城区的“宝云塔”、“孔颖达墓”,故城县的“庆林寺塔”,深州市的“马君起造像碑”、“大冯营汉墓”(即李佐车墓)、“深州盈亿义仓”,枣强县的“董仲舒石像”,安平县的“东汉壁画墓”、“圣姑庙”、“西寨子古墓”、“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冀州区的“后冢墓”、“冀州旧城址”、“西元头汉墓”、“西堤北石塔”(即震雹塔)、“双冢汉墓”,武邑县的“窦氏青山”和“中角汉墓”。
折叠
衡水湖
衡水湖美景
衡水湖位于衡水市区南10公里处,为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总面积75平方公里。湖区有各种禽鸟150多种。可以看到丹顶鹤、白天鹅、灰鹤、鹈鹕、白额雁、天鹅、小鸥等一大批国家及省一二级珍稀保护动物。这里已被河北省政府定为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折叠
古遗址
冀州古城址
位于旧城北部,自北关村西北500米处向西南方向延伸2000多米。据考证,古城建于西汉高帝年间(约公元前201年-180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时,该城城周十二里。北宋时,将城周扩大到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千百年来,由于风化和洪水侵袭,古城墙已残缺不全、起起伏伏、断断续续,给人以历史变迁的苍凉之感。现古城墙高三至五米,基底宽三十米,顶面宽四米。
冀州竹林寺
竹林寺遗址位于北关村东北300米处。据传,古时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在此常出现海市蜃楼幻景,可以隐隐看见亭台楼阁悬于空中,被传为三个仙山之一的紫微山。明朝时冀州州守常命人将此云幻奇景绘图以传,嘉靖年间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楼幻景,在州城东北修建竹林寺,后因洪水冲击等原因而毁废。清朝末年,当地百姓曾自行投资,在遗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但也早已毁坏。遗址原来三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衡水湖蓄水后,通道没入水中,遗址成为湖中一岛。1993年北关村在古遗址上建了一座殿。古寺内铜佛像原在冀县文化馆保藏,十年动乱期间被砸毁,现只存竹林寺碑,由冀州市文物所收藏。
折叠
古碑刻
竹林寺碑
原在冀州镇北关村东北方向的竹林寺遗址上,现由市文保所收藏。碑长1.16米、宽0.6米、厚0.22米,只有半截可辨字迹。据旧志⒃载,碑记为清乾隆十七年刻,其文为“冀为古郡城,内外不少名刹,东有泰宁,西有开元,南有南禅,而称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为首焉。”此碑为国家三级文物。
南潭记碑
原在小寨乡南尉迟村东南300米处,现由市文保所收藏。此碑为青石,长1.06米,宽0.55米,厚0.1米。历城范李撰文,谭杰刻石,楷书。碑文记载明嘉靖六年洪水情况:“滹沱、滏阳交会泛滥,遂东流于此,汇而为潭。厥后,诸水频固,而此潭益深。”碑文中还载有“村人谓其中有神物居之”等。此碑大部分保存完好。
三友柏碑
三友柏碑原在旧城文庙内,现存于冀州中学。据清康熙年间《冀州志》称:“柏偏于殿之右旁,一身三干,苍古异常,未考植于何代,知州陈素以三友命名,有文勒石,镌文浅,日久莫辨。”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冀州州守陈嘉会作《三友柏记》云:“侯欲惠柏之祥乎?柏之种植未考何代。昔侯淡仙陈公心异是木,勒石以记颜曰:‘三友柏’。并称之为‘柏瑞’”。此柏毁于兵火,但“三友柏”碑今仍存,阳面刻有“三友柏”三个行书大字,阴面刻有《三友柏碑记》楷书碑文,碑文清晰,碑高七尺二寸,宽二尺七寸,厚七寸四分。
折叠
古石雕
大石磨
石磨原在北关竹林寺,两扇,每扇厚43厘米,直径164厘米,磨眼直径23厘米。相传袁绍坐冀州的时候,冀州城内一个名叫李三娘的仙女,每逢双日在城外海子里用此水磨磨面,每逢单日就趁着夜色骑着神牛给老百姓送面粉。据考证,此磨为汉代水碓磨。现于兵法城保存。
石井栏
原位于冀州镇刘家埝村东300米。经考证,此石刻为唐代开元年间造的井口。该石井栏外呈正方形,内呈圆形,两面空白,两面有字,刻字右起竖写,每面有字30行,每行满格14字,共约720字,除标题、镌刻年代外,由序言、诗颂、井主和施主姓名几部分组成。该石似为义井井口,义井颂碑文为楷书阴刻。现石刻已移至冀州镇二铺竹林寺内,保存较完好,为国家三级文物。
边仙姑石像
位于旧城文化馆原址院内。为明代石雕,头部断裂并有磕伤。石像高175厘米、宽48厘米、厚45厘米,面部端庄,神态和善,留有长发,胸部露铠甲,稳坐,两手置于膝部,右手紧握宝剑,左手手心向上,食指指向下方,右脚踩龟、龙。造型逼真,立体感强。
折叠
古墓葬
南门古墓
坐落在旧城南门东侧20米处。据旧志载:“南门内左有张耳祠,宋建隆中立,元末兵废,遗址尚存,下有张耳墓。”张耳系西汉初王侯,封于冀州。1982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进行了发掘,墓葬为一砖砌多室墓,墓室、墓道都用瓷砖砌筑,已被严重破坏,墓室内仅残留陶器碎片。据专家分析,此墓年代为东汉晚期,非张耳之墓。
西元头墓
坐落在旧城西1公里,封土高5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31米,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据旧志记载:“西元头村东北有元渤海郡吴泽世庆墓志,孙郑李村南有老娘墓、元东陆先生冯复墓碑。”当地群众将此墓俗称为袁绍的“四女坟”。1968年有人于封土西南角挖出一道砖墙,后被有关部门制止,并将砖墙埋好。1981年上半年又有动土现象,但破坏不严重,封土基本完好。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冢
坐落在冀州旧城北七里,封土高10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国初,有人将前冢挖一洞,发现里面有砖砌墓室,墓砖有20斤、24斤、40斤三种,墓道高6尺,宽4尺多,弯曲不直,里面有很多墓室,后用土掩埋。冢上原有一座菩萨庙,庙内有一铁钟,钟上铸有“道光三年重修”字样。十年动乱期间,庙被拆除。1969年此墓又遭人为破坏,出土文物有金镂玉衣片、铜器、陶器等,被鉴定为汉代文物。此墓虽遭部分破坏,但仍有一部分保存完好,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冢
位于前冢北二里,冢高14米,东西、南北各长60米,占地3600平方米,地下物尚未遭破坏。据分析,可能是汉墓。后冢封土比前冢高大得多,其埋藏文物应更为丰富。此冢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文物较多,其中委托衡水市文物保管所代管的文物有:国家二级文物4件,均为汉代文物;国家三级文物9件,其中汉代文物2件,唐代文物1件,金代文物3件,明代文物1件;尚未确定年代的文物2件。在冀州市文保所保存的文物有:汉代文物239件(片),金代文物1件,尚未确定年代的文物5件,其中最珍贵的是汉代金缕玉衣片。冀州市旅游局受文保所委托,也保藏有许多文物,有自仰韶、半坡文化以后历代遗存文物,数量较多,由于未经文物部门鉴定,文物的具体年代尚未确定。
安平壁画墓
1971年,在安平县逯家庄发掘了一座东汉多室墓。在后室顶部有白粉书写的“憔熹平五年(176年)”隶书题记,为该墓的确切年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中室及其南耳室和前室南耳室内,均发现彩绘壁画,室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 中室四壁绘的室墓主人“出行图”,上下共四层,每层均有大量车、骑及伍佰(武官)、辟车(文官)之类的导从,和一辆主车。最下一层主车的乘者室墓主人,后面室墓主人的妻子。从壁画和文字等材料分析,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东汉安平国的最高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