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密州在哪里呢(苏轼上任密州,收受礼品,引起州城百姓哗然)

苏轼知识渊博,才气清高,思维敏捷,机智灵活。我们从苏轼的诗词文赋中能窥见苏轼宽阔的胸怀,和机敏的灵性。运用诗歌教化人心,这是苏轼独出心栽,别具一格的风趣和人格魅力。文化名人王国宪曾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

苏轼(网络图片)

北宋熙宁七年(1075年),苏轼从杭州通判擢升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军州事即太守。上任后,密州乡绅们纷纷宴请苏轼或馈赠金银。

苏轼面对这突如其来宴请与馈赠,怎么办?苏轼思考之后决定:谢绝参加乡绅们为他而举办的一切宴会,谢绝乡绅们馈赠的所有金银财宝,叮嘱门卫拒收,即便强硬馈赠,也要全部退回。这一果决的行动,弄得密州乡绅们很尴尬,很没面子。乡绅们开始想别的点子赠礼,例如赠吃的用的,可还是被苏轼婉拒退回。乡绅们真是无奈了。

但是,有两位乡绅田员外和贺秀才赠礼,苏轼“收下”,还作了诗。这事立即引起州城百姓“哗然”,使那些碰壁之辈的乡绅们也“妒羡”了起来。

田员外和贺秀才(网络图片)

那么,乡绅田员外和贺秀才赠的是什么礼物?使苏轼“收下”并作诗呢?这真是个谜。

苏轼来到密州的第二年春天,密州大地仍然荒旱。苏轼精力全部用在了如何解决旱情,民不聊生的事上了,没心思在官场上。乡绅们宴请或赠送金银财宝及其它礼物,苏轼一概婉拒。时间久了,那些知趣的乡绅们也逐渐地不再宴请或赠礼新州官了。

但是,有这么两位乡绅,一个是城里田员外,一个是城西贺秀才,他俩对此事始终不解,认为这世上还有不收礼的人?两人不信。

这天,城里田员外到城西贺秀才家闲耍,又说起了此事。田员外边喝酒边说起了新官苏轼拒参拒收之事,说不相信苏大人不收礼!只是暗收不明收罢了!贺秀才叹口气说:“他不是你说的那种有贪心的人!谁不了解苏大人脾气?率直清高!”田员外气哼哼地:“有啥好清高的?!就这么个社会!我看还是赠礼没赠他心里去!”贺秀才一愣:“对啊!宴请、馈赠金银财宝,太俗了!苏大人是大诗人,兴趣爱好广泛,性情奔驰豪放,只要我们投其所好,这个礼苏大人一定会收的!”

牡丹花园(网络图片)

突兀,飘过一缕芬芳,贺秀才用鼻子嗅嗅,香从何来?歪头一看,原来是从自己田园牡丹那儿来的。这些盛开的牡丹,正朝着田员外和贺秀才笑呢!只见贺秀才猛地站起来喊道:“有了!”然后,夸夸其谈苏轼爱好牡丹的事。

贺秀才说:“苏轼曾在杭州与太守沈立游览吉祥寺赏牡丹,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牡丹》。从诗中看出苏大人很喜欢牡丹!”

田员外一听来了情绪,说得对啊!尤其是我们养的都是著名的魏花,是牡丹之王,苏轼肯定能收下!

贺秀才听罢拍起掌来,两人兴奋地选摘起牡丹花来了。不一会儿,两人挑选了各种不同品种的牡丹,聚合在一起,起步去了苏轼府上。两人想试探试探苏轼,是不是那种见礼不收的人。

田员外和贺秀才来到苏轼府上,苏轼正卧病在床,身体欠佳。这是因为前些日子苏轼处理公务,赶写《论河北京东盗贼状》累的,再加上朝廷派来了一位不办事想索贿的段钦差,闹得苏轼身心疲惫。

苏轼见乡绅田员外和贺秀才来给他赠礼,毫不犹豫地婉言谢绝了。两秀才很尴尬,面面相观,互相抱怨。贺秀才埋怨田员外自作聪明,人家苏大人根本不收这个礼!田员外被呛得无语,顺口说苏大人还不知道咱赠的是啥呢?你怎么知道不收?贺秀才一听:“对啊!”

魏花(网络图片)

贺秀才灵机一动,返身敲门,亮出自己手中拿的魏花牡丹:“苏大人,我们不是来赠礼,我们只来给您赠吉祥来了。”说完,举着手中魏花从门缝给苏轼看。苏轼见是牡丹魏花,顿时心花怒放。立刻开门,请两位秀才进门。

苏轼从贺秀才手中接过牡丹魏花,眼睛紧紧盯着鲜艳的牡丹魏花。一边欣赏,一边点赞:“好花!这么鲜艳夺目的魏花,牡丹之王,你们是从哪儿采得啊?”立刻来了精神,没有了疲惫。

贺秀才赶紧回应:“是我们自己家花园里栽植的。苏大人喜欢敬请收下!”

苏轼忘乎所以地连声:“喜欢!喜欢!收下!收下!”看来,诗人与名花,自“三闾大夫”屈原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然,苏轼怎么会这样情不自禁呢?

这就是诗人!诗人的兴趣、爱好!诗人性情狂放不羁的个性。诗人爱美,追美,在美面前的忘我,能达到难以想象,难以自控的境界。

田员外和贺秀才见苏轼收下了牡丹花,心里相视而笑。田员外私下里小声对贺秀才说:“我说吧!人,都有贪心!没有不收礼的,关键是要送心里去!”贺秀才应声:“是啊!是啊!原来清高的大诗人苏大人也不过如此!”

田员外和贺秀才说的话被苏轼听到了。苏轼愣了神,感觉不对头,自己上当了!这个花自己并没有想收啊!都是自己太高兴,忘乎所以了说漏了嘴。这可怎么办呢?苏轼冷静地想了想,有了办法。

苏轼一边赏花,一边与田员外和贺秀才攀谈了起来。苏轼问了他们和家庭及栽培牡丹的情况,魏花是怎么引进移栽密州的等等。苏轼对牡丹的熟悉和钟爱,两位秀才深感自惭不如!

苏轼听着两位秀才回答,略有所思。看着田员外和贺秀才,表示欲把牡丹花还给两人。田员外和贺秀才见状,慌忙摆手:“苏大人千万别!我们这就告辞!”苏轼见状喝住两人:“且慢!”

苏轼的表情有点异样,对两位秀才说:“你们赠我牡丹,我赠你们一首诗,怎样?两不欠了!”两位秀才顿时愣了,不知怎么回答是好。

苏轼在作诗(网络图片)

苏轼顿了顿,灵感来袭。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谢郡人田贺二生献花》:

“城里田员外,城西贺秀才。不愁家四壁,自有锦千堆,珍重尤奇品,艰难最后开。芳心困落日,薄艳战轻雷。……殷勤此粲者,攀折为谁哉?……。”苏轼把赠礼改成了献花。

苏轼写罢对两位秀才说:“‘魏花’是牡丹之王,是名贵品种,而且是在花期已过的情况下才开放的。它的花蕊被落日困扰,清淡的色彩光泽在抗拒着昨日的雷雨,可你们……。”这些话明显是在暗示自己如花一样的人生遭遇,自感惋惜。是在暗喻自己似魏花遭到风雨的摧残。你们却扮演这样一个残忍的角色,多么地令人气愤啊!

苏轼越说情绪越激动:“这么好的情意深厚的牡丹花,你们怎能忍心把它摘下来呢?”苏轼质问:“你们这样做是为谁?还不是在为自己而不顾花的痛疼吗?真是私心太重了!”

说完,苏轼呵斥两位秀才退下,命令他们拿着诗,捧着花离开这里,快回去拯救牡丹!苏轼把牡丹花和诗塞给了两位秀才。苏轼作诗退礼,使这两位秀才万万没想到,赶忙捧着花,拿着诗,灰溜溜地走了。苏轼就这样巧妙地脱身,由被动地收礼到以诗回礼而解脱了。

这两位秀才没赠上礼,反而得到了大名鼎鼎诗人苏轼一首诗。两人不但没吃亏,还赚了便宜,得到了教化。受益匪浅,收获多多。

苏轼(网络图片)

苏轼就这样把“赠礼”改为“献花”,用诗歌教化赠礼之人,以达到爱花惜花,抒情育人,性情交融,以诗教化他人之目的。苏轼这段赋诗拘礼佳话,很快在州城传遍,使碰壁之辈的乡绅们又嫉妒又羡慕,老百姓伸出大拇指,齐声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