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五大仙家什么仙最厉害(民间五大仙家,既能带来好运又被视为财神,哪家最厉害?)

五大仙信仰作为民间信仰,在中国已经存在数千年之久,尤盛行于乡村。尤其在我国华北、东北等广大地区,至今仍有众多信奉者。

与一般的神明崇拜不同,五大仙信仰是对五种带有灵异色彩的动物的崇拜,源于万物有灵的思想。五大仙,即胡门(狐狸)、黄门(黄鼠狼)、白门(刺猬)、柳门(蛇)、灰门(鼠)。这些灵异动物既不是仙,也不是神,而是处在修仙阶段的妖魅。

民间普遍认为五大仙是与人类长期伴生的,属于亦妖亦仙的灵异,并相信它们具有特别的灵性和神力,能够影响个人福祸、家道兴衰。如果侵犯了它们,使它们受到损害,它们就能以妖术报复人类,使人类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倘若人们敬奉它们,则会得到福佑。因此,民间许多家庭中都供奉五大仙家。

当然不是对任意一只狐狸、黄鼠狼、刺猬、蛇、老鼠都顶礼膜拜,而只是崇拜个别通了灵性的。通了灵性的五大仙不怕人,而且它们身上有天然形成的特殊图案,它们的行为举止比较奇特。与一般的神明不同,他们身上多少带有一点“邪气”,甚至是“淘气”。同时,信奉者认为它们会带来好运,甚至视它们为财神。

胡门(狐狸)

通了灵性的狐狸,眼里面有灵气,让人看了觉得不一般。是五大家仙中唯一列入十大魑魅魍魉的家仙。

在民间信仰中,胡门的狐仙一般被认为法力最强,信奉这一门的人最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狐仙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在神话传说中大禹和纣王的妻子都是九尾狐。在民间有很多狐仙故事,甚至有无狐魅不成村的说法,在《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都有记载。

倘若有人在狐仙危难时帮助了它,它也最知道报恩的,会给人带来好运。有狐仙显灵提醒菜农保护好蔬菜,避免重大损失的民间传说。当然,狐仙也有捉弄人的时候。在河北一带有关于“屁打狐”的说法。当地流传有小狐狸喜欢把人们的东西拿走,当人们破口大骂之后,小狐狸才把东西还回去。因为“屁打狐”怕被骂。在中国北方有乞求狐仙保祐食物年年不断的信仰。民间也多有狐仙下马的说法,即指七窍全开之人被狐仙附身后,可预测凶吉,除妖灭鬼。

说明人与胡门的交往中既有敬畏,也有威吓,既会通过尊敬和供奉得到回报,也会通过强力或威胁来压制它们不敢作祟于己。

黄门(黄鼠狼)

通了灵性、“有道行”的黄鼠狼眼睛发红,走路像人,安然稳步,遇到人后还会将前爪拱起和人打招呼。

黄门黄鼠狼,也被民间唤作“黄仙”“黄二大爷”“黄皮子”。它被人崇拜,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同狐狸一样体态颇为美丽而又性情狡黠,使人感到神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它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

黄门中良莠不齐,在民间传说中有好的,保人护家的,也有很多不好,附身害人的。若被黄仙附体,人就会手舞足蹈,连唱带跳,非被弄得筋疲力尽不可。因此又称它们为“黄淘气”。好的黄仙会保佑农户神奇丰产。在京郊流传有“黄仙”让还未成熟的香瓜一夜之间成熟丰产的故事。

黄仙有个修炼方式,叫“拜月”,当月明天朗的时候,黄门便蹲起身来,拱着前爪向月亮作拜揖的样子。

白门(刺猬)

通了灵性的刺猬眼睛发红,腹部下面有一寸长的白毛,而且毛色可以自由转换,刺的尖端有豆状的颗粒。

白仙是最常见的所谓的保家仙之一。大明末期开始在东北出现,现在在东北农村有些家庭也有供奉白仙的习俗。每逢家里吃肉蒸馒头都要上供。

对白仙的崇拜,民间说法不一,大部分人将它当作进财、防病的吉祥物,民间传说的白老太太就是由刺猬演化的神灵,主要是为人治病,而且精通巫术。

柳门(蛇)

通了灵性的蛇体色多金黄色,静止的时候总爱盘成一团,将头扬起,像人一样打坐。

柳门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从而成精。修行速度较快,道行都高深莫测,法力高强,化为人形后一般没有任何蛇的样子,一般来说以女性形象居多,但是怕雄黄酒。最著名的算是白娘子了。

人们对蛇仙的崇拜也来自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神人。蛇被人崇拜,是因为人们认为蛇有灵气,其形体奇异,能蛰伏潜藏蜕皮变化,且行动诡秘灵敏,法力比狐狸还要大,也能形成人形,有千里摄物的法术。

灰门(老鼠)

灰门即老鼠,又叫灰仙。

在把老鼠当作四害之一的今天,民间对老鼠的崇拜仍存在于一些农村地区。当地人认为老鼠常常昼伏夜出,行迹诡异,令人莫测,从而认为老鼠有很高的智慧,从而被神化。

民间有些地方还把老鼠视为仓神,在民间填仓节时祭祀。另有认为鼠能预知未来,会算卦,也能使人致富,故又将其视为财神,希求它在黑暗中为主人家运来财宝。

帮助人们生财致富,治病救灾,解难决疑的五大仙家,其中生财功能颇受人们喜欢。小到平民百姓,大到王公贵族,都可以寻到信仰五大仙的例证。

五大仙家的信仰,曾经对我国华北、东北广大地区的草根阶级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对于五大家仙的信仰已经越来越淡化。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这些关于五大仙家的传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早先的农村人对于辟邪纳福的祈盼和向往,是农村老者茶歇饭后的谈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