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类文学作品(或许难以想象,却真实发生过!推荐6本不同类型纪实类文学作品)
应书友要求,推荐一份纪实类作品。
《南京大屠杀》
[美] 张纯如
9.7(6635人评价)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最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这本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深蓝的故事》
深蓝
7.8(2063人评价)
本书是基层民警深蓝写的一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集。
这些故事中既有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深思,也有对养老问题的哭笑不得,医闹与“碰瓷”的乱象,以权谋私最终自食其果的案件,另一方面,也有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故事,活脱脱一番人间悲喜剧。
深蓝用亲身笔触写下这些,令人唏嘘不已,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是一部难得的非虚构佳作。
《24个比利》
[美] 丹尼尔·凯斯
8.3(12425人评价)
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可思议的人格,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他到底是个欺骗公众的骗子,或只是个不幸的受害者?
父亲自杀,继父百般虐待,这让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这个世界——多次自杀,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来安慰、保护自己,这两种力量扭结在一起,将比利撕成碎片……
当比利闭上眼睛,会有守护者里根出来击退施虐者,会有8岁的承受者戴维哭泣,女同性恋阿达拉娜、流氓菲尔、职业骗子凯文、小丑利伊、工作狂马克……像是一个队伍,每个人承担不同任务:
一个人格来承受我的痛苦……
一个人格来表现我的快乐……
一个人格来保护我的身体……
一个人格来享受他人的关爱……
一个人格来学习逃脱……
《我要活下去》
[韩] 金琸桓
8.9(214人评价)
2015年5月20日上午11点,首尔京畿道W医院,三名流行病学调查员抵达八楼。他们戴着内外双层手套,仔细检查病床、窗框、天花板,连一根毛发也不放过,试图找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踪迹。
那时,整个首尔都还在熙熙攘攘中运行,在MERS席卷的前夜,这座城市没有任何防备。淋巴癌初愈回诊的牙医金石柱、刚刚在病床前见癌症晚期的父亲最后一面的实习记者李一花、身为一家人经济支柱的图书仓库管理员吉冬华,他们在同一间急诊室擦肩而过,却不知日后将迈向同样的命运。他们中有人肺功能永久受损,短短半个月内失去20公斤体重,失去自己热爱的工作,却无人向她道歉。有人失去了自己挚爱的父亲,却也因此又失去了来见父亲最后一面的亲人,被孤零零地留在这个世界。有人在隔离病房备受病痛折磨,却始终温柔地对待每一个人,被称为“微笑男孩”。
他们不只是被编码的患者,疾病风暴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爱,也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说出不会遗忘、会永远记住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应该记住什么,必须找回“人”,而非“数字”。——金琸桓
《小镇喧嚣》
吴毅
9.2(145人评价)
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喧嚣”一词,释尽乡镇日常政治种种人事与结构交织碰撞的众声嘈杂。本书以后现代叙事策略,围绕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乡村权力场域中博弈共生的过程和状况,深度阐释了21世纪初中国中部地区某乡镇“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
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
《二手时间》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8.9(19833人评价)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
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