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汶川地震深度解析(汶川地震:时隔13年的4.8级地震,为什么还是512大地震的余震?)

汶川再次发生地震:震级4.8,震源深度15千米!

对于比较熟悉地震相关数据的朋友来说,大概也就知道这次地震的破坏力了,它可能造成地面比较脆弱的建筑物出现倒塌的情况,对于抗震等级比较强的建筑,一般可能会造成非主体结构的脱落,比如瓦片或者附着力不强的墙皮脱落等!

图源:四川日报

另一个危害则是阳台的花盆或者外墙的瓷砖,以及室内未固定的物体的砸落,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当然我们希望不要发生人员伤亡事件,愿汶川平安!

2017年10月 北川新县城,廖世龙 摄

时隔13年的余震:为什么那么久?

关于这次的4.8级地震,大家显然不以为然,毕竟才4.8级,即使是浅层,破坏力依然有限!但问题是会不会是未来更大地震的前震,这才是大家最担心的!

网上有传言成都震感明显,但其实根据成都网友的说法,距离比较远,不太有感觉,当然每个人的体感指摇晃数不一样,可能感受不同。

两次地震,震中在同一位置?

这次汶川4.8级,15千米深度的地震震中坐标是:北纬30.970度,东经103.370度,512大地震的震中坐标是北纬31.099°,东经103.279°,两者之间的坐标距离大约是16千米,当然这次地震的坐标精度差一个数量级,距离能会有一些变化,但相差不会太大!

从位置来看,两者相距并不远,属于余震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王运生也表示这次地震是13年前的512大地震的余震!

时隔13年的余震,这是真的?

地震的发生一般有一个序列,在相近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一连串地震,分别是前震、主震和余震,无法判断主震的地震则称为群震。余震的定义是:

余震是指跟随在主震后发生的一连串地震。主震发生后,断层上的应力分布会产生改变,在应力再调整的过程中就造成一系列的余震。

也就是说这次地震发生的位置、成因,如果是在上一次主震发震断层范围内,由于之前地震产生的应力累计而发生的,就可以认为是余震,它没有时间范围限制,甚至百年都是有可能的,因此13年跨度不是区分余震的标准。

如果要确认是否是余震,那么要比对震前震后的地层数据,不过这次是也是比较明显的余震,首先地理位置相距很近,其次震级不大(余震震级没有范围限制,但不会比主震大),最后则是时间相距也不远,所以大家凭直觉判断是余震,当然进一步消息还以由国家地震局发布为准!

另:1970年以来,此次4.8级地震震中50公里范围内发生4.0级及以上地震120次(含汶川余震)。其中,4.0-4.9级地震100次,5.0-5.9级地震15次,6.0-6.9级地震4次,8.0级地震1次。这些地震中,时间最近的为2017年2月26日四川阿坝州汶川县4.0级地震,震级最大、空间距离最近的均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8.0级地震。

预警:争取逃生的关键时间

“震中距都江堰市26公里、距崇州市48公里、距成都市76公里。20公里内的乡镇有三江镇、漩口镇、耿达镇、映秀镇和卧龙镇。地震造成都江堰震感强烈,成都、德阳、乐山等地震感明显。”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在震后5秒产出地震预警信息,成都市在地震波到达前19秒收到预警信息。

这个预警和预报是两回事,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之间的速度差,地震波中的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面波则是两者地表相遇后的混合波!其中横波和混合的面波破坏力最强!

而电磁波则是30万千米/秒,以尽快通知周围远距离的民众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就准备逃生,在大地震发生之时,逃生时间即使只争取到几秒也是非常宝贵的!

我国的地震预警网建设最早是中国地震局主持在2001年开始的,成都减灾所的地震预警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开始的,由归国博士王暾创办,起步晚,但推进更快!

距离震中越近,预警时间越短,毕竟这是和地震波抢时间,地震波还偷跑了,电磁波则是后来居上,所以在地震带内生活工作或者旅游时,千万得记得下个APP!

一旦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应该怎么办?

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一般会有几秒到几十秒的避险逃生时间:

1、首先要保持冷静不慌乱,然后快速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实际环境;

2、如果预警时间足够我们撤离,应该快速撤离到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带;

3、如预警时间不够,应就近避险,然后迅速撤离。

愿汶川平安,愿祖国平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