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谈死前说的话(司马谈的临终遗言,为何对错失的封禅大典耿耿于怀?)
导语: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人才。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总是会聚集在一起,因此就有了桃园三结义。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无三不成几,因此任何事物,必须要达到三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三角又能构成一个稳定体,因此就有了三足鼎立。在古人的思想中,只要有事物能达到三这个界限,就会令人啧啧称奇。
图一、苏氏三父子——一门三杰
在科举社会中,流传着"一门三进士,父子无登科"的说法,折射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一门三杰。大家所熟悉的苏门三父子,就是经典的一门三杰,秦朝蒙氏祖孙三代、秦国末年项氏、东汉班氏三父子等皆是"一门三杰"。
由于一门三杰的罕见性,使得大家似乎忽略了另一群体——一门双杰。一门双杰虽然在稀有程度上不及一门三杰,但是其成就却是丝毫不亚于三杰作出的成就。像司马迁父子,就是一门双杰的代表人物之一。
图二、司马谈——著名史学家
由于司马迁的名气太过于响亮,毕竟司马迁可是写出了"史家之绝唱",以至于忽视了其父司马谈的成就。司马谈在司马迁的人生导向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一生与典籍相伴,立志成为像祖先一样的"太史官",因此在他将自己的一生花费在西汉的国家藏书上。
而这位老人在临终时,却牵着司马迁的手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要求司马迁继承其衣钵,完成遗愿。究竟是什么,让其有如此的执念,不惜耗费两代人的心血去完成。
一、司马家族的传承
对于司马迁来说,在他人生道路上起到最大影响的无疑是他的父亲司马谈。根据现存资料推考,司马谈大约是出生于汉文帝元年。司马谈年轻的就跟随当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向哲学家杨何学习《易》,还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的学习。
图三、汉朝著名哲学家——杨何,同时也是司马谈的老师
但是司马家与历史的渊源,并不是从司马谈这一代结起的,在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其以庄重的笔调,向世人展现了司马家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
周宣王时期开始,司马氏就世代掌管周史,虽然在周惠王时期,司马家族因为战乱分散在各地,但是散落在秦国的司马错一族将血脉延续下去了,历经十余代,到了司马谈其父司马谈,继承了先祖的意志,成为太史公。
图四、太史公雕像
司马谈早年的求学经历,为其成为太史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史令这一职在西汉是未曾出现过的,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新设立的官职,专门掌管天时星历,保存典籍文献。
二、司马家的遗憾
司马迁出生于龙门,位于黄河的北边。得益于良好的文化传承与家族环境,其十岁的时候就能够熟读古文,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南下游历江淮地区。当时的淮河流域还是政治文化中心,当地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浓厚的人文气息让司马迁收获匪浅,尤其是在齐鲁两地对孔子文化的学习,让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也正是早年时的游学,为后来编写《史记》积累了素材。
图五、四处游学为日后司马迁编写《史记》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司马迁游历了数年,与父亲在洛阳相会时,却迎来了司马家族最大的遗憾。元封六年三月,汉武帝带领群臣东巡,前往泰山封禅。这次封禅的规模极其庞大,自秦始皇以后,汉武帝是首次封禅的帝王,浩浩汤汤的十八万布骑,笙旗连绵上千里,作为史官的司马谈自然是要一同前往。
然而,这时候司马谈却病倒了。司马迁在病榻前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心中感到无比的沉重,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记载道:"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这是司马谈在临终前牵着司马迁的手,痛哭流涕述说心中未能实现的愿望。司马家族历经数百年,终于继承先祖意志,重新掌管史经典籍,而封禅这种大事,却是未能够亲自参与。
带着这种悲恨,司马炎对司马迁说道:"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就这样,在洛阳一见后,两父子却是永别,带着父亲的遗愿,司马迁成为了太史令,而他也继承了父亲的意志,着手开始编写父亲未能完成的通史。此时司马迁身上还肩负着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搜罗封禅史料。
封禅作为一个仪式,它究竟有多重要呢?我们从封禅的历史来看,根据《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封禅是在泰山上筑土坛祭天,向上天宣扬功德,这就是封,报地之功,这就是禅。
图六、汉武帝封禅大典
封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齐恒公时期,"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这时管仲提到:"古代封禅泰山有七十二家,我记得的只有十二家,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承受天命之后,才举行封禅仪式的。"
也就是说,封禅是天子专有的,作为诸侯的齐恒公,并不具备条件,即便其北伐山戎,西伐大夏,南伐召陵,九合诸侯,天下无不服之人,但是其依然不具备封禅的条件。因此,泰山封禅是天子专享的,唯有天子才能举办的仪式。
三、封禅的现实意义
但即便是封禅是皇帝专有的仪式,那么它也只是一个"形式",并不能带来物质上的改变,为何古代帝皇还有如此执着于泰山封禅,几乎每一位封禅的帝王都对其郑重其事,司马谈也将未能参加封禅仪式而将其作为司马家的一大遗憾,不惜耗费两代人的心血去完成收集封禅仪式的资料。
那么在现实意义角度来看,封禅是"形式主义",还有承载着不一样的功能呢?
首先我们来看古人对封禅的情感,崇尚传统的古人对于仪式一直有着强烈的敬畏,泰山的庄严肃穆正好能够承载神圣的帝王精神,因此在泰山之巅祭祀,是人们能够与天沟通的最有效方式。
在泰山之巅祭祀为"封",在泰山下的小山丘祭祀为"禅",就是古人对天地的一种敬意。
图七、封禅大典
那么为什么要借助封禅这种仪式?不难看出,山川的巍峨在古人的眼中,是大自然的化身,山川上怪石嶙峋,对于事物认知有限的古人无法解释这些石头的形成,更加无法理解发生在深山的自然现象,因此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这样解释,那我们就很好理解了,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对封禅载"王者受命,易兴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我们再结合《五经通义》:"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我们就得到了答案,封禅作为皇帝特有的仪式,是皇权受命于天的象征,也是向天下昭告功德的途径,在君权神授的时代,封禅是带有政治目的的,这也是这个仪式的现实意义。
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司马谈的心情:作为一名史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将皇帝经历的事件记录下来,泰山封禅如此鲜明的政治性,对于史料的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封禅出现的历史极为久远,却已经断代数百载,能够见证历史,可是每一名史官的梦想。
四、后人对封禅的批判
自秦始皇封禅以来,封禅这一极为隆重,声势浩大且花费高昂的祭祀仪式就遭到后人的诟病,最早提出来的人是隋朝的王通,其认为封禅花费高昂,"封禅之费,非古也"。但是到了南宋史学家马端临笔下,就对其进行了删减"封禅非古也"。
这也就是后人对封禅仪式的非议开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呢?我们尝试来分析一下。马端临是传统代表儒生,在儒生的眼中,"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是罪大恶极的,"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是功过参半的,因此封禅这种花费巨大的祭祀活动是昏君才做的出来的。
图八、在儒生眼中,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是罪大恶极的
那么对于帝王执着的封禅,我们该如何去进行理解?从《诗》《书》等典籍来看,封禅已经是出现了,所以不必纠结于马端临的"封禅非古也",但是最原始的封禅,所代表的是国家治理的最高理念,并不是像秦始皇、汉武帝的颂功扬德。
秦始皇以后的封禅,无疑是将统治者的私心灌注其中,也就是将封禅作为外壳,实质上是表达政治诉求。
就以秦始皇封禅来说,其统一六国后,如何宣扬天下一统的政治目标,泰山封禅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封禅作为天子特有的权力,秦始皇将其实行就是对自身身份的合法化,而封禅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天子的命名建立起人与地缘的联系。
因此对于封禅的现实意义来说,其已经不再是祭礼系统的一部分,更像是一种政治手段。
结语:
对于司马父子来说,两代人的遗憾并不在与封禅大典的失之交臂,而是作为史学家对于历史的追求。泰山封禅是封建社会中礼制的最高体现,是人与自然,社稷与君王的高度契合。封禅本身具备的独特性,是帝王身份的认可,也是国家治理的最高体现,其意义是非凡的,蕴含的是对治理理想的终极目标,看到这,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司马父子会对于封禅大典耿耿于怀,毕竟这是对这一部分史料的断代缺少最大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