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毒药有什么(古代毒药排行榜,鹤顶红只能排第三)
在武侠小说中,什么样的杀人方式最让对手防不胜防?
如果非要追溯一种方式的话,那么,“下毒”一定是最为隐秘的了。
我国的草药有很多种,其历史传承也是源远流长。
在先秦时期,就流传着“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相传,神农氏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巨大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
神农
由于当时草药与毒药难以分辨,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由此可知,猛烈的毒药,甚至可以让神农都因此而丧命。
不过,按照毒性而言,即便是在让神农都命丧黄泉的断肠草,在毒药的排行榜上都难以登顶。
而经常在宫廷剧中出现的“鹤顶红”,甚至仅仅只能排在这份榜单的第三位。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七位,乌头
相比于其他的几种毒药,乌头的毒性相对来说要小很多。
不过,即便是如此,我们也不能小看它。毕竟,只要能够排在这份榜单上,其毒性就不容小觑。
乌头是中国乌头属中分布最广的种,被中国劳动人民利用的历史也较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将乌头列为下品。
乌头在四川彰明、江油等地栽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除了这两地之外,乌头主要还分布于中国云南东部、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山东东部、辽宁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其主要生长在地草坡或灌丛中。
乌头
作为一种草本植物,乌头大多数时间作为一种中药使用。
乌头的药用部位是主根加工后称“川乌”,侧根称附子”,附子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脉微欲绝,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水肿,脾阳衰弱的泄泻久痢,脘腹冷痛,形寒畏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痹,脚气等症。
而川乌则主要治中风,拘挛疼痛,半身不遂,风痰积聚,癫癎等病症。
除此之外,乌头花盛开的时候,模样也是十分之美丽,古时许多富贵人家都将此种植在自家花园当中供其观赏。
然而,也正是乌头的药物作用,让人们容易忽视掉它的毒性。
如果用量过大,那就会让人浑身乏力,时常感到疲惫,久而久之会陷入意识模糊的状态,严重者还有可能会陷入间歇性休克。
所以在作中药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度。
乌头
第六位,奎宁
与乌头一样,奎宁在大部分时间里,同样也是作为一种中药药物来使用的。
奎宁俗称“金鸡纳碱”,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中的主要生物碱,化学称为金鸡纳碱,是一种用于治疗与预防疟疾且可治疗焦虫症的药物。
除此之外,它还有防脱发的功效。
但是,其药物内部隐藏的毒性十分恐怖。控制奎宁的使用量,比控制乌头要更加严谨。
奎宁及其盐在常用治疗剂量可以引起一系列金鸡纳反应,另有呕吐、腹部疼痛、腹泻、眩晕等。
因为奎宁算得上是一种“猛药”,对患者的体质要求极高。
如果是对奎宁过敏的病人,即便是小剂量也有可能会发生金鸡纳中毒。
而其他副作用包括发热、皮疹、呼吸困难,凝血酶原过少,也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突发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偶发血红蛋白尿。
奎宁
如果药物使用过量,可能会引起包括胃肠道反应,眼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肌毒性,视觉紊乱、可逆的视盲等一系列病症。
除此之外,奎宁也会引发与奎尼丁类似的心血管毒性包括行为紊乱,心律失常,心绞痛综合征,低血压导致心衰和循环衰竭。
大剂量奎宁能引起流产或婴儿先兆流产。严重者,甚至可以很快就致死。
正是因为奎宁的剂量十分难以控制,所以,在许多医疗资源并不发达的国家,都将其列为“禁药”,严禁医院使用其医治病人。
即便是遇到症状与其对应的,也要使用药效更加缓和的药物来代替。
如此看来,奎宁的毒性要比乌头大上许多。
奎宁
第五位,番木鳖
说起番木鳖,可能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如果要提到它的别名“马钱子”,那大家可能就会十分熟悉了。
番木鳖是马钱科马钱属植物,别名马钱子、苦实把豆,是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
其形状主要呈圆板状,内面有灰白色胚乳,呈角质性。
作为在中药中十分常见的药材,番木鳖出现的概率极高。
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重症肌无力这种在中医治疗中十分常见的病症。
不过,番木鳖虽然通常情况下作为一种药物而出现,但是根据中医药书中记载,即便是这种常见的药品,其自身所具备的毒性也是十分之大。
如果用不当的方式服用番木鳖,那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
番木鳖
最初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烦燥、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等初步症状。
然后身体上的伸肌与屈肌会同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土的宁惊厥症状,严重者最后甚至可能会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
所以说,即便是这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中医草药,其内部也存在着十分强烈的毒性。
不过,与前两种药物相比较好的是,番木鳖中毒的解毒方式并不困难。
只要使用中枢抑制药以制止惊厥,如阿米安钠、戊巴比妥钠或安定静注。然后洗胃,再用甘草、绿豆、防风、铭藤、青黛(冲服)、生姜各适量水煎服,连续服4剂。
一套流程下来,基本上便可以将其毒素从体内抹去了。
番木鳖
第四位,砒霜
说起砒霜,那在毒药之中真可谓是“大名鼎鼎”了。
几乎在任何一部古装电视剧里,至少提到下毒,那就一定会提到它的大名。
根据清初医学家张璐所编写的《本经逢原》中记载:“砒霜疟家常用,入口吐利兼作,吐后大渴,则与绿豆汤饮之。砒性大毒,误食必死。然狂痴之病,又所必需,胜金丹用之无不应者。枯痔散与白矾同用,七日痔枯自落,取热毒之性以枯歹肉也。”
砒霜学名叫做“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与此同时,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砒霜。
在现代社会中,砒霜主要做工业和农业用途。
比如,用于提炼元素砷,是冶炼砷合金和制造半导体的原料;在玻璃工业用作澄清剂和脱色剂,以增强玻璃制品的透光性;还可以用作防治病虫害的消毒剂和除锈剂,也用作其他含砷杀虫农药的原料。
砒霜
而在中医领域,砒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经过一些中医调配以后,砒霜可具有蚀疮去腐,杀虫,劫痰,截疟之功效。
常用于治疗痔疮,瘰疬,痈疽恶疮,走马牙疳,癣疮,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等病症。
而如果直接服用或者是用量不当的话,则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大便有时混有血液,四肢痛性痉挛,少尿,无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痹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那将会让患者逐步走向死亡。
三氧化二砷
第三位,鹤顶红
同砒霜一样,“鹤顶红”的大名,同样也是如雷贯耳。
其实,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鹤顶红”一词,来源于丹顶鹤头上的“丹顶”。
自古以来,丹顶鹤头上的“丹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称为“鹤顶红”或“丹毒”,一旦入口,便会致人于死地,无可救药。
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时,就是在所赐酒中放入“丹毒”。在许多武侠小说中,武林中人常用这种剧毒之物来施展其下毒的高超本领。
不过,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根据现代科学家们对丹顶鹤的研究,发现其头上的丹顶并没有毒性,虽然不可食用,但绝不会有在瞬间致人死地的作用。
所以,“鹤顶红”来源于丹顶鹤头上丹顶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经过查阅一些古籍发现,鹤顶红更有可能是一种经过化学加工以后的砒霜。
根据书中记载,鹤顶红的中毒反应也与砒霜十分相像。
鹤顶红
第二位,断肠草
提起断肠草,可以说整个华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毕竟,在上古传说当中,三皇之一的神农氏,便是命丧其手。
那么,世间是否真的有断肠草这种毒药呢?
其实,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断肠草并非是一种植物的学名,而更像是一个通称。泛指那些能引起呕吐等强烈反应的剧毒植物,如伏毛铁棒锤、芹叶铁线莲、狼毒、钩吻等。
就拿其中最为常见的“钩吻”举例。
钩吻
其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属于一种南方常见的常绿木质藤本植物。
除了基本的药用功能以外,钩吻自身具有强烈的毒性。
据了解,服食钩吻碱过量,可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强烈反应,肠发黑粘连。中毒症状包括流涎、恶心、口渴、吞咽困难、发热、呕吐、口吐白沫、抽搐、四肢麻木、肌肉无力、肌肉纤维颤动、舌硬、言语不清、烦躁不安、心律失常等。
而其中的“肠发黑粘连”也对应了传说中神农氏“肝肠寸断”的症状。
断肠草
第一位,见血封喉
“见血封喉”是一个成语,形容毒性极为强烈,一遇到血便能导致中毒之人窒息而亡。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其实是来源于一种植物。那就是“箭毒木”。
“箭毒木”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是一种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
由于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
在西双版纳的植物园中有一棵长得极为高达的箭毒木,相传,这一棵树如果做成毒药,足以带走一整个县城人的性命。
见血封喉
由于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箭毒木越来越稀少,所以它被列入了《中国植物红皮书》作为“近危”植物而备受保护。
不论是在海南的五指山热带雨林,还是在云南的野生丛林之中,只要是有箭毒木生长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列为了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