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怎么了(柴静:16岁上大学,23岁进央视,被迫辞职的她做错了什么?)
说起央视的主持人,大家第一时间会想起现在炙手可热的撒贝宁、董卿、康辉等。
也有这么一位央视主持人,她是《新闻调查》的出境记者,也是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还荣获了"年度风云记者"”抗击非典优秀新闻工作者"两项大奖,她就是柴静。
但这么一位勇敢、正义、敢于揭露事实的女主持人,为什么会在观众的骂声中离开央视?她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1976年,柴静出生在山西临汾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母亲是人民教师。
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柴静从小就对文学比较感兴趣。初中时期她经常给学校的广播站投稿,比起给广播站投稿,她更希望自己发声,从此一个想当播音主持的梦想在她心里开始萌发。
1992年,年仅16岁的柴静考进湖南铁道学院,即现在的中南大学铁道学院。毕业后柴静被分配到山西太原铁路局工作,有正式的编制。这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是一个铁饭碗,可柴静却不甘于此,认为这不是自己梦想的工作。
1995年柴静还在太原铁路局按部就班工作的时候,一个机会悄然而至,长沙电视台准备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
柴静想了一下,没有跟父母商量就辞去了铁路局的金饭碗。她先是给湖南电台文艺频道著名主持人尚能写信,信中是这样说的:“尚能也曾有梦,可否帮我成就梦想?”没想到这成为她进入湖南电视台的敲门砖。终于柴静通过考试实现梦想,进入湖南电视台工作。
进入电视台后,柴静主持的节目《夜色温柔》是当年很多的大学宿舍的必修课,有很多失恋青年男女都到她这里来倒苦水。
1998年,凭借着优秀的工作能力柴静升迁为综艺部的副主任,她也因此成为湖南台知名度最高的主持人。
柴静的梦想并不满足于此,她有着更大的目标,进入央视。
升职没有多久,柴静决定暂缓自己的工作去北京学习深造。在这次北京的学习中,她遇见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人,陈虻。
陈虻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副主任,著名的电视人,也是白岩松节目的制片人。
此时,陈虻正在为白岩松挑选搭档,直到名气不小的柴静出现在他面前,他问柴静:“如果让你来做新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柴静回答道:“我最关心的是新闻中的人。”就这简单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陈虻,让陈虻决定录用这个用心做新闻的人。
进入央视的柴静相继担任了《东方时空》和《东方时空.时空连线》的主持人。
让她成功出圈的是2003年担任央视《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接触非典患者的记者。
她不顾危险,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一时间人们被这个勇敢深入前线,不顾自己安危做报道的记者感动。
白岩松称:“柴静将是最优秀的主持人之一”
然而一件事情的出现不但让人们对她的好感度下降,还让她成为大家的“公敌”。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情况,欧美国家提出了IPCC计划,这个计划的提出规定全球总碳排放量不得超过8000亿吨。
欧美国家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直接宣布降低他们现有的百分之八十的碳排放量,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跟他们一样降低碳排放量,其实明眼人都明白这是在制约中国的发展。
在《面对面》的采访中,柴静就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碳排放量公平方案”采访了丁仲礼院士。丁仲礼院士多次表示协定中的很多条例存在不合理以及不公平的因素。
对此,柴静却说出“以国别计算”碳排放量的言论,意思是说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排放量多,就应该限制我们国家的总排放量。她没有想到这样做的话我们的人均碳排放量就会小很多,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事情,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基数不一样。设想一下,一个是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国家,另外一个是只有几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却要和发达国家碳排放量不相上下,这是不平等的。这会制约我们国家的发展,甚至影响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而发达国家历史上消耗掉的碳排量怎么算,早在1900年到200年是发国家的发展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已经完成了发展,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却要历史上的我们一起了承担,这笔账怎么算?
在遭到丁仲礼院士提出“碳排放量公平方案”的不公平之处的时候,柴静说丁仲礼院士是在直接指责了IPCC计划,并指出丁院士在《中国科学》写的文章的措辞很激烈,带有感情色彩。
试问一下,在西方国家制定的不公平规则中,作为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我们当然要义正严辞的揭穿他们的阴谋!
在《面对面》这段采访播出后,柴静在采访中的表现让大家觉得她是认同西方对中国提出的排放协定,丝毫不考虑祖国的利益。她的发言一度让大众对她的好感度一路下降。
如果说采访丁院士让人们对柴静的好感度下降,而被曝《穹顶之下》数据造假则让她跌落神坛。
2015年柴静带着她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个纪录片一经上线就创造了2亿的播放量,没过多久该纪录片就被下线,是什么导致这个纪录片上线没几天就下架了呢?
《穹顶之下》中用数据来证明国内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是多么严重的一个纪录片。片中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所以一开始出来的时候是得到大家支持和认同的。
可是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柴静的《穹顶之下》使用的数据被夸大,与事实情况不符合等。
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讲究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原则。而数据作假不仅罔顾事实,更是增加了国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恐慌,这就让人们觉得她这样做是在别有用心。
此时更有有心的网友发现柴静在美国开着大排放量的汽车,一个对雾霾深恶痛绝的人,自己耗资百万拍《穹顶之下》只为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的人,自己却也成为了破坏环境的那个人,一时间很难让人相信她在《穹顶之下》里面的所见所讲。
网友们似乎不会放过每一个深扒的机会,当年柴静主持的《看见》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称赞,仅仅过了两年这个栏目便停播,观众都很疑惑。
《穹顶之下》被批后大家才扒出来原来她当年消失在观众视野中是去美国生孩子了。
为了孩子一出生就拥有美国国籍,娱乐圈不乏很多明星赴美产子。这在人们看来也很正常,但一个当年在人们印象中是爱国、为人民发声、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央视主持人却赴美产子让人们难以接受。
对于赴美产子,柴静给出的解释是在怀孕的时候因为雾霾导致孩子身患肿瘤,去美国生孩子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另外也是想让孩子能更好的治病。
那几年,柴静连续做的这几件事情让她陷入一片骂声中,终于不堪舆论的压力她只好辞职远赴美国生活,彻底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
柴静是一个自信,善于制造机会抓住机会的人,并且业务能力超群。
当她还默默无闻的时候,她能大胆地给湖南电视台的主持人尚能写信毛遂自荐,由此获得进入湖南卫视的敲门砖。
19岁进湖南电视台,22岁成为湖南电视台综艺部的副主任,23岁进入央视被白岩松称赞为央视最优秀的主持人之一。
2003年非典爆发时候,所有人都避之不及,她能不顾自己的安危,抓住机会,深入医院,和非典病人零距离接触,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
柴静按照这样的路线发展下去,她应该是一路青云。可她却因为一系列的行为让原本属于她的平步青云变成销声匿迹。
有人说柴静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也有人觉得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
那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位主持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