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俑是干什么的(百戏俑:揭开汉代娱乐生活面纱一角)
2000多年前的一天,汉高祖刘邦在家乡沛县与父老乡亲庆祝凯旋。他击筑(古代击弦乐器)起舞,把酒当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这一幕被《史记》记载留存至今,让我们得以通过文字瞥见汉代“乐舞寖盛”(《乐府诗集》卷五十二)的盛景。上层统治者的喜好深刻地影响了汉代的风尚,文景之治后,天下殷富、国力强大,人民生活安定,更是带来了百戏的繁荣。
何为“百戏”?《汉文帝纂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百戏是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以杂技、乐舞为主。汉朝人有多崇尚歌舞?不但宫廷中设有“黄门工倡”(即宫中的乐工、舞人),宴会中“以舞相属”(一种交谊舞,一般是主人先舞,客人再舞为报),达官贵族之家也多蓄养歌舞伎人,杨恽在《报会宗书》中记录:“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同时,作为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乐府十分重视民间采风活动,搜集了大量的民歌,这对“百戏”的繁荣和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西汉】彩绘百戏俑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到这么一组可爱的陶俑,它们是西安市西郊出土的西汉彩绘百戏俑。这三个小人儿造型极富感染力,仿佛吸引着观众与他们共舞。最吸引眼球的当属中间的这位,他体型微胖,头梳椎髻、嘴巴大张,上身赤膊、下着“喇叭裤”,双臂前伸,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被定格在了律动的瞬间。左右两位头戴帻(包头发的巾)。左边的双腿微屈、身体后仰、双手抬高,似乎在用肢体语言回应中间的同伴;右边的则一手叉腰、一手高抬,宽大的下摆随着腿部潇洒的动作蹁跹。看到这三个小小的陶俑,便可以在一瞬间体会到什么叫做“手舞足蹈”。西汉彩绘百戏俑整体的塑造手法十分质朴,但却用精炼的造型语言将百戏艺人表演的场景表现得活灵活现。与汉初陶俑对比观察,彩绘百戏俑这种写意的艺术处理方式是制作者刻意为之的结果,它整体效果不再如之前的陶俑那样追求比例和解剖的科学准确性,而是使用了夸张的处理手法,更为注重表现百戏艺人的神韵。在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的汉代,这些彩塑陶俑以另外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方式将历史的图景生动地记录了下来,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2000多年前的朝代。以陶俑记录百戏乐舞的胜景,在汉代十分常见。由于社会风尚,在墓室中安放百戏俑成为了“标配”。不仅如此,王符在《潜夫论·奢浮篇》中记录,“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可见当时也有专门制造和买卖玩具的作坊,制作百戏俑供人们玩乐。
【东汉】乐舞百戏图
同样,在壁画、石刻、砖刻等文物中也常可看到“百戏”表演的形象。出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墓的东汉墓室壁画《乐舞百戏图》,便是这样一幅独具特色的壁画。画中展现了掷剑、弄丸、舞轮、安息五案等活动。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的东汉墓室内的观伎画像砖,则描绘了观众是怎样沉浸在欣赏百戏中的。此砖左上方绘一男一女席地而坐,女者头梳双髻,吹奏排箫。右上方有二男伎,左下方有二乐人捧着排箫吹奏,右下方为二伎在表演巾舞。汉代的乐舞百戏表演多是在筵宴之上,观伎画像砖生动地还原了这一场景。
【东汉】观伎画像砖
一组小小的百戏俑,揭开了汉代生动的民间生活的面纱,让我们得以更为形象地想见那个繁盛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