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高丘怀宋玉下一句是什么(诗中的三峡)

一切的道路都通向城市。

这是一位著名的西方诗人的诗句。这是欣喜,也是绝望。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智慧更加向城市集中。这种趋势超越了意识形态和国界,而成为当今世界的浩浩洪流。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但是,被混凝土的森林压得透不过气的城里人,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回归自然,都希望徜徉在秀山丽水中,断除现代文明带给人类的苦恼和奢望。

壮美的三峡

三峡,作为人们回归自然,极尽野趣的最好的选择之一。但到了21世纪,部分景点,已经不复存在了。新的史诗的诞生,是以旧的史诗的毁灭作为代价的。这不禁让人想起杜甫写于白帝城的《登高》这首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读者杜甫这苍郁沉雄的诗句,我们不禁为他浓烈的忧患意识和窘迫的生活境况所感动。白帝城——这个三峡不平凡的开头,的确是个危楼百尺、诗情千丈的地方。

不少诗人,都在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作。他们中的佼佼者,当仍是为避安史之乱而流落到白帝城的杜甫。他是在这个刘备托孤的地方,写下了不少名篇,《秋兴八首》便是写在白帝城,其中一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写于白帝城的诗,多是这种沉哀的冷色调。我们可以理解在“国破山河在”的境况下,人的忧患与山河的美丽便处在紧张的对立之中。

白帝城鸟瞰

我们浏览历代诗人写于三峡的诗,多半都含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沉重感,像刘禹锡的《竹枝词》: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平地起波澜”,这是三峡江涛的真实写照。正是这险恶的波澜,曾教多少旅客的青发头颅撞在那峥嵘的礁盘上。诗人由三峡的博览之险,联想到人心之险,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人生道路艰难的感叹。

瞿塘峡

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深受孔孟儒家学说和老庄哲学的双重影响,其生命轨迹,莫不沿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一条准则来进行。但是,作为最敏感、最正直而又卓尔不群的诗人,人生却少有得意之时,诗人仿佛是苦难的代名词。因此,当他们置身三峡,感受巫山巫峡的萧森之气,聆听村夫野老讲述三峡的人文景物,便生出各种无法排遣的愁绪。

随手捻来的几首诗: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唐·李商隐《过楚宫》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连云波澹澹,和雾雨濛濛。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唐·吴商浩《巫峡听猿》

楚驿独闲望,山村秋暮天。数峰横夕照,一笛起江船。

遣恨须言命,冥心渐学禅。迟迟未回首,深谷暗寒烟。

——宋·寇准《巴东驿秋日晚望》

旧国风烟古,新凉瘴疠清。片云将客梦,微月照江声。

细和悲秋赋,遥怜出塞情。荒山余阀阅,儿女擅嘉名。

——宋·范成大《夜泊归州》

历历青山远更围,萧萧红叶晚争飞。一天暮雨来巫峡,万里寒潮到秭归。

郢路苍茫衰草遍,楚宫芜没昔人非。滩声半夜堪白头,况复天涯未授衣。

——清·王士禛《归州书感》

这五首诗,两唐、两宋、一清,诗人的身份,既有宰相,亦有布衣。时代、地位等外在的因素虽然有天壤之别,但同怀的那一颗诗心,却都一样鲜活。触景生情,借物抒怀,三峡的景物,无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都成为他们命运的生动写照。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唐代女诗人薛涛写的一首《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王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巫山神女庙

巫山神女,这大概是三峡最为美丽动人的神话了。在宋玉的《高唐赋》中,这位神女曾向楚襄王自荐枕席,极尽云雨之欢。从此,巫山云雨成了人世间男欢女爱的代名词,巫山神女也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爱情女神。薛涛,这位歌伎出身的才女,从神女的传说联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薛涛感到苍茫人世,难逢知己。怀着无人知晓的孤独情爱,在巫山庙前,他所听到的,只能是“水声犹是哭襄王”了。

巫山神女

古代女诗人中,入三峡而留下诗章的,大概只有薛涛一人了。但是,男诗人过巫峡而想与神女相逢的,却不在少数,像陆龟蒙的《过巫峡》:

巫峡七百里,巫山十二重。年年自云雨,环佩竟谁逢。

神话毕竟是神话,云雨巫山年年在,只是神女一去不复返了。

巫峡中的巫山,有十二峰,神女峰是其中的一座。它山形奇峻,峰巅伫立着一块竹笋样的岩石,远看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神女的故事,便是由它衍生而来。

巫山神女峰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唐·李瑞《巫山高》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唐·李白《宿巫山下》

三峡中,留诗最多的是巫峡,其次是归州,即今天的秭归。这是因为三峡中有神女,归州是屈原的故里。还有一个特点,即写巫山神女的诗中,多半都有猿声出现。上面两首,皆写到了猿声。神女是美丽的传奇,猿声是苍郁的野趣。同平庸的人间生活相比,它们都含了一点凄凉,因此也就特别能打动饱受磨难的诗人的心。

巫峡风光

实际上,神女与猿声,已成为诗人出尘生活的对应。诗人们亲近三峡而写出这么多苍凉的诗句,多是人到中年,对人世有了深刻的体验之后。实际上,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条奔腾不息的三峡。自然的三峡,我们可以截留,但生命中的三峡,却是不能做这样的蠢事的。我们被眼花缭乱的现代生活折磨得透不过气来,总得在心中,给爱情至上的神女,给唤醒人们回归自然的猿声,留下一个位置吧。

今日的秭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