籰子什么意思怎么读(趣说怀庆方言 (之三十一)“籰(读yuè)”与“缯(读zèng)”)
“籰(读yuè)”与“缯(读zèng)”
“籰”与“缯”,是两个特别生僻的字,平时很少用到。这是怀庆方言中对过去纺线织布时所用的两种专用工具的俗称。
“籰”,一种缠线的工具。高30公分,木制,竖起来,形似木头做的四条腿的脸盆架。其作用是把浆过的线圈儿利用倒(读dào )车缠到籰上,以方便经线时用。
“缯”,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一是,读一声,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二是,读四声,动词,绑、扎。但怀庆方言中把它作为名词,指的是老式织布机上一个重要的部件。
缯是由细丝竹子做成的,类似于过去梳头用的密齿竹篦子。细丝竹子之间的缝隙很小,这是因为缯的缝隙若过大,织出来的布就很稀疏,不密扎。
织布前,要将纺好的棉线用面糊浆一浆,以增加韧度,然后再经线。经线的过程,就是将数百根线排序和交叉成对儿的过程。经好的线,就被称为经线,要从缯的密齿中穿过,此过程被俗称为“掏缯”,必须有两人配合,才能完成。
缯的上方安装有一块厚厚的木板,便于人工将梭子里的纬线推到织口,与经线交叉,最后织成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