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下一句是什么(诗行天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李白的一首送别诗名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扬州,地处江苏省北部,南临滔滔长江,东依京杭大运河,风光秀美,人文荟萃。“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这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更为扬州这座古城平添了无限风韵。
扬州有着约24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
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杨广耗时六年,征调丁役300余万,开通起了北起涿郡(今北京西南)、南至余杭(今杭州)的大运河,全长2700公里,为南北水运之大动脉。
八月,杨广乘着龙舟游幸江都(今属扬州),舳舻相接,连绵200余里。唐代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之二中写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功绩作出了高度评价。
事实上,尽管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初衷是为了去扬州玩乐,但它却的确促进了扬州的繁荣,使之成为仅次于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的大城市,到了中晚唐时期,更是以繁富号称天下第一,时人有“扬一益二”的美誉。
隋炀帝杨广也在江都留下了两首诗词,清新流丽,成为其代表作,这便是《春江花月夜二首》:
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其二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诗人以寥寥数句,便勾勒出了一幅清秋月夜的图景,读来如诗如画,颇具意境。
也正是因着这两首诗的先启之功,才有了此后号称“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据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正是扬州南郊近江处的自然风光。
整首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春江花月夜色之美,着墨在月,又由月及人,由此生出月色无尽而人生短暂的慨叹。
后半部分写春闺思妇之情。扬州作为闻名的商业都会,外地商旅云集,本地行商者也遍布海内外。这便有了无数空闺思妇,只能对月怀人,月愈明而情愈切。
末句“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西沉,思妇的幽情又该寄托在哪里?给人以无限悠长韵味,满怀怅惘。
全诗共15个“月”字,细致地描摹了月由生、明、到残,再到落的全过程,层层递进,反复咏叹,兴味无穷。
说到扬州,还有一位诗人不得不提及,这便是晚唐有“小李杜”之称的杜牧。
唐大和七年(833),杜牧得到了当时任淮南节度使的牛僧孺的赏识,来到了扬州任职。杜牧在扬州仅仅生活了三年,却写下了数篇脍炙人口的诗作,堪称扬州最贴切也最尽责的代言人。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扬州三首》其一
明月高悬,歌声悠扬,长街上商铺鳞次栉比,骑着高头大马的世家公子们,在酒肆歌楼间一掷千金。
《扬州三首》、《隋苑》等诗作,写于杜牧游览隋苑、斗鸡台、迷楼等遗迹时。这些都曾是隋炀帝在江都玩乐时修建,而今他早已国亡身死,留下的遗迹也只余一片荒凉。
杜牧抚今追昔,在对扬州繁华社会风貌的描摹中,寄托更深的是对王朝兴衰荣辱的思考与审视。
将要离开扬州时,杜牧又写下了《赠别》诗二首,一首写扬州佳人的美丽,一首写与红颜知己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催泪到天明。
写给友人韩绰的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日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没有枯凋。“隐隐”、“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仅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也暗示着诗人与友人间山遥水远的空间距离。
“秋尽江南草未凋”,时令已届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秀媚,则表现出了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
“二十四桥”,一说是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是吴家砖桥,因为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玉人”,既可指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此处指的当是友人韩绰。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人调笑友人:二十四桥明月映照着幽幽清夜,你如今又在何处教人吹箫呢?
在依稀玩笑的口吻中,既显出了诗人与友人感情的亲昵深厚,也表达出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意境优美,而风调悠扬。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的美,是文字总难说尽的,你必须亲眼去看一看,瞧一瞧,才能知晓为何有人甘于一生终老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