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三一重工是不是国企单位(历史溯源|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之争)

Z链研究员|蔡韩义 编辑|LZ

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皆始于长沙,很长一段时间双方寸理必争、寸利必争,最终三一重工离开湖南北上。

三一和中联起源: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都是从长沙走出去的世界级工程机械品牌,双方总部隔湘江相望。三一重工创始于1989年,中联重科成立于1992年,由原来的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改制而来。两者所代表的性质也完全不一样,三一是私有制的民营企业,而中联算是老牌的国有企业,两者分别于2003年和2000年上市。

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1956年生人,出身草根,其父祖辈均是篾匠,1983年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被分配至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又辞职创业贩过羊、酿过酒,1989年才成立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三一重工前身)。中联重科创始人詹纯新1955年生人,出身名门,其父为原湖南省高院院长,岳父曾任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198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一只在此工作,直到2008年还担任院长一职。

2021年底,三一重工第一大股东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9.2%股份,一直为三一重工第一大股东,股权比较稳定,实控人梁稳根间接持股19.35%。

图片来源:三一重工年报

2021年底,中联重科第一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2%,公司股权比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中联重工创立之初第一大股东为长沙建设机械研究员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中联重科对建机院主要经营性资产进行收购后,建机院便进入注销程序,第一大股东在2009年变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后在2011年第一大股东变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至今。

“恩怨情仇”:

1999年,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第一次结下梁子,在盖深圳一栋大厦时,中联重科的混凝土浇筑机突然出现了故障,有人传言是三一重工买通了操作人员在混凝土里加了膨化剂。

2006年,江苏的一台44米中联泵车发生泵架断裂三天后,中联重科在全国范围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上百家客户均收到了有关泵车泵架断裂的短信息,“短信门”事件使双方全方面爆发矛盾,此事件后不少客户开始远离中联重科,转投三一。

真正进入激烈对抗期是2008年,双方对闻名全球的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公司CIFA的收购展开激烈的竞争,三一方认为,由于政府出面干预,三一在最后一刻退出,中联的版本则是三一成为了搅局者,并且抬高了收购成本。

2009年“间谍门”,原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分公司财务管理部员工张某收受三一重工商务部员工文某贿赂,并向文某出卖中联重科商业秘密。三一称此事件为中联重科所“炮制”。

2010年7月,梁稳根之子梁在中去往宁乡途中,却遭伪装成警察的劫匪半路拦截,最后在其司机的配合之下才得以侥幸脱险。中联重科难以逃脱“嫌疑”,被暗指为幕后黑手。

2011年“行贿门”事件直接改变了两者的竞争态度,“行贿改变世界”话语首次出现在网络论坛,爆料人将三一重工及其新疆分公司以“业务费”和“春节公关费”为名涉嫌行贿502万元的19份内部文件,公开上传至网络。“行贿门”导致了三一重工H股上市失败,再次准备时错过黄金窗口期,梁稳根被迫终止计划。

2011年底“路条门”,双方竞争收购混凝土第一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最终与三一达成收购意向,而中联却以率先拿到“路条”为由大爆三一没有“路条”违规收购。

至2012年底,各种奇奇怪怪的“门”陆续登场。2011年6月,“间谍门”再次发酵;2011年10月,三一重工被曝因营销模式过于“激进”,资金陷入短缺局面,是为“资金门”;2012年3月,梁稳根之子梁在中过海关时被抓,卷入“海关门”;2012年底,三一裁员风波也成为焦点,此乃“裁员门”;2012年底,“间谍门”三度发酵。

2012年“迁都门”,11月三一重工董事长突然宣布三一有关迁往北京的决定——三一集团职能总部和各核心事业部将全部迁往北京市昌平区,长沙基地将仅保留泵送事业部。在《环球企业家》发表《三一恨别长沙梁稳根的内心独白》一文,提及在与中联重科“交手”的过程中,三一重工遭对手监听,无法进行正常工作,高层会议不得不远赴昆山进行,且有电话的地方都不敢谈及公司机密,以防泄露。年底三一召开北迁入京的全体员工大会。

到了2013年两家公司才逐渐消停下来,那时国内的大型工程基本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市场规模在一步一步缩小,两家公司的盈利都在下降,国内的建筑行业严重内卷,这两个公司也折腾不动了。2021年,三一重工营收1068.73亿元,净利润120.33亿元。中联重工营收671.31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