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镜司是哪个朝代的部门(《琅琊榜》看似梁国,说的却是明朝的事儿)
《琅琊榜》的续集又风卷荧屏,不禁引人怀念第一部的精彩。原本只是架空小说,不必过分计较。不过,闲来无事,就和大家一起扒扒背后的历史吧。
《琅琊榜》以梁国为背景展开,许多人便将其原型直指为南北朝时的萧粱王朝。但在笔者看来,却只是徒有其名而乏其实。萧粱没有三省六部而是三公九卿,货币是铜钱而非白银,更加没有火药爆竹,而这些在明朝社会中却是司空常见,尤其是白银的流通正是自明而始。但这些只算得边角料,其中还有许多明朝那些事儿。一、 云南穆王府的原型:大明云南沐王府以武守边的云南穆王府也是威名赫赫。云南穆王府的霓凰郡主和穆小王爷更是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萧粱时云南地区常称为南中,没有异姓藩主,直到唐朝封阁罗凤为“云南王”,元朝设云南行中书省后,云南才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征云南,明军平定云南后,沐英留镇云南。沐英病逝于云南任所,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沐氏子孙世代承袭,镇守云南,直至明朝末年。同在云南,世代戍边的“穆王”与“沐王”,同音而不同字,若论前者以后者为原型,恐怕也不算太牵强。
二、 悬镜司的原型:大明锦衣卫、东厂悬镜司是《琅琊榜》中虚拟政府部门,作为反派贯穿全剧始终。无论是其职能和结构,都属于特务机构。历朝历代,作为皇权的延伸,特务总是无所不在的。但将之机构化、常态化、专业化却只有大明王朝的锦衣卫和东厂而已。包括粱国的其他朝代,并无此类机构的明确记载,特务虽有,却时隐时现,并不敢太过明目张胆。相信遍览史册的读者也举不出明朝之外的其他类似机构,即使是清朝的粘杆处,不仅存在争议,时间上也仅在雍正一朝而已,清朝鉴于明朝之亡,建国之处,便厉行裁撤相关的特务机构。
三、 祁王和林燮的原型:大明郕王和于谦剧情的相似度才是背景探究的王道。忠良蒙冤,历朝有之,萧粱自然难免,但有粱一代,武帝独大,能在生前与粱武帝分庭抗礼的诸侯王,并不存在。而在明朝却有一位王爷和一位大臣却真的如《琅琊榜》中的祁王和林燮那样,有大功于国家,却下场凄凉,但最后还是在二代君主手中被平反,那便是郕王朱祁钰和兵部尚书于谦。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蒙古军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面对险境,郕王朱祁钰与于谦力拒南迁,坚守京师,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保住了大明江山。而后,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成功,逼死郕王,冤杀于谦,与粱帝杀害祁王和林燮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前者是杀弟后者是灭子。郕王虽有称帝之举,却是在国君被俘,国家无主的危局下不得已而为之,与宋高宗的情况类似,并不算谋朝篡位。而后迎回英宗哥哥,比起宋高宗为防止父兄徽钦二帝回国争位,放弃北伐,连中原半壁江山都不要,更是高尚许多。至于于谦之死,惨烈更是在林燮之上。但同祁王和林燮相似,郕王和于谦虽被英宗冤枉,但到其子成化帝宪宗时,冤狱得以被新帝平反。当然,其中的过程没有小说中的那么曲折。但成化帝朱见深的上位史,也异常坎坷,背后政治斗争比之戏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上可知,《琅琊榜》虽然挂的是大梁的羊头,卖的却是大明的狗肉。但也仅是自成一论而已,小说中也确实有萧粱王朝的许多影子,如世家大族和王族干政等。所以,总体而言,应是两者合二为一,但比起大梁的颜色,明王朝的故事仍是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