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的意思(为什么说“小人长戚戚”?荀子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论语》中,孔子告诉弟子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即:君子心胸开阔,做人坦坦荡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为什么“小人长戚戚”,孔子没有明说,但是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说清楚了,而且他对于君子小人的说法也极高妙。

荀子是先秦儒家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君子与小人的研究非常透彻,也为“小人长戚戚”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荀子在《子道》中解释: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即:小人嘛,当他还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就担忧得不到;已经得到了职位之后,又怕失去它。因此,小人有一辈子的忧虑,而没有一天的快乐。

反观君子,在他还没有得到职位时,就会为自己修养自我感到高兴;已经得到了职位之后,又会为自己有所作为而感到高兴。因此,君子有一辈子的快乐,而没有一天的忧虑。

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辈子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所以他们总是积极乐观对待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不喜,失之不悲。

正是因为君子追求光明正大“大道”,而不是只为满足个人私欲,所以他们能够胸怀坦荡。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反思自我,然后积极进取;但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怨天尤人。”

可见,小人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内心对于道的认知不够深刻,不能坚定而执着地遵循“正道”。

但是君子不一样,他们把准求真理和大道当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他们内心更加豁达乐观。

其次,荀子用一句话解释了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区别: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即:“君子”是以自己为主体,身心自在,超然于万物,而役使万物。而小人却恰恰相反,受制于外物,羁绊于俗世,成为了名利的奴隶。

心里轻视道义而又不看重物质利益的,这种人是没有的;外看重物质利益而内心不忧虑的,这种人是没有的。

就如庄子所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凡外重者内必拙" ,小人物欲深重,就会蒙蔽一个人智慧,小人过分注重外在物质享受,内在就浑浊而没有智慧。

但是君子不同,他们“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对待世俗的名利豁达乐观,所以能够超然世俗,具有大格局、高境界,经常与道在一起遨游。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多愁善感,内心焦虑,多半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得到不够。

什么叫贫穷?就是你的欲望大于现实。

什么叫幸福?就是现实大于你的欲望。

做人,要懂得知足常乐,降低欲望或预期,满足基本生活后,多去追求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满足精神层面的享受,我们才能活得更加幸福、快乐,脱离庸俗的小人境界。小人和君子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就如曾国藩所说: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则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晻暧,则为小人。

如果我们经常为了名利而患得患失,时常沦为外物的奴隶,心理被物质束缚,则会慢慢沦为小人;反之,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豁达乐观,身心自由,修为自身,追求真理,日新又新,则会慢慢变成君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