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茄子的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为什么江浙人要把茄子叫做“落苏”?)

前几日有个山东的朋友问我:“你们这,对茄子是不是有另一种叫法,叫什么‘洛...须’?”他用十分蹩脚的语气模仿了一下,显然这个词有些拗口,不过他倒也仿出了几分神韵,我听着有些好笑,点头称是:“确实有这么个叫法。”

他随后便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叫法?两个词感觉完全挨不着啊。”

这倒是把我给问住了,方言说了几十年,确实没想过为什么茄子不叫茄子,要叫“洛须”?

事情挂在了心上,好奇心起,便查找了一番。

准确来说,不应该叫“洛须”, “洛须”是之前我个人音拟而来的词,正统的别称用词应该叫“落苏”,是江浙一带对茄子的普遍称谓,或者可以说大一点,是吴方言区对茄子的普遍称谓。

“二字一义,茄子落苏。”——《普义上人》宋·释祖钦

平时说来说去的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等放回到文字里,落在纸上,“落苏”二字相较于茄子而言,倒是多了点“文艺青年”的气息 ,有一些烟雨江南,清新柔婉的味道。

从资料来看,“落苏”这个称谓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瘸子”说

说在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钱镠(Liú)统一了吴越两浙地区,开创了吴越国。国主钱镠有一个儿子,患有腿疾,有点跛足。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听到有小贩叫卖吆喝:“卖茄子咯~卖茄子诶~”,钱镠之子本身就因为腿疾比较敏感,再加上小贩又有点口音,这吆喝声越听越像是:“卖瘸子咯~卖瘸子诶~”。钱镠之子非常恼怒,当场对着小贩痛骂了一通,回宫后仍旧不解气,扬言要去杀了那个小贩。

眼看着小贩将要承受一场无妄之灾,这话传到了钱镠耳朵里,好在钱镠比较靠谱,明白兹事体大,“卖瘸子”完全是儿子因为隐疾臆测而来,毫无根由,真要杀了小贩是失民心的事情,况且钱镠一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主张严正刑法,儿子如果带头犯法,那岂不是要失信于天下?

思虑之际,瞧见了帽子上落下的流苏,与茄子有些相仿,于是一旨诏令:茄子以后一律改称“落苏”。落苏之名于是就在江浙地域流传了下来。宋朝文献中也有相应的记载:

“ 钱缀之据钱塘也,子跌,樱钟爱之。谚谓‘阶’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称‘茄’为‘落苏’。”——《淹水燕谈录》宋·王辟之

“《酉阳杂俎》云:‘茄子一名落苏。’今吴人正谓之落苏。或云钱王有子跛足,以声相近,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老学庵笔记》宋·陆游

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过于牵强了一些,更像是一则野史故事,陆游的“亦未必然”也印证了我的怀疑。

谐音说

这种说法主张“落苏”是“酪酥”的谐音俗写。主要是因为茄子在经过烹煮之后,吃起来“味如酥酪”,所以把茄子比作酥酪。那么这个酥酪是个什么口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酥酪。酥酪,也叫酪酥,是用牛、羊、马等动物的乳精制成的食品,算是一种奶制品。

“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大般涅槃经·圣行品》

从上述可知,酪由乳汁提取而来,酥由酪加工而成,酪酥大概是和奶酪差不多,或者与酸奶的形态相似。所以说茄子“味如酥酪”,应当是指茄子吃起来软滑绵密,带有一点奶制品特有的那种肥腻口感。这个从明朝初年名将曹义盛赞茄子滋味好比是羊腹下的肥肉可见一二。

“本草名传是落苏,个中滋味胜膻腴。”——《茄》明·曹义

所以单从口感来说,茄子是真有着酪酥的七分精髓的,这一点,相信吃过烤茄子的诸位会有深刻的体会。

当然,说茄子像酪酥,还有可能不仅是口感像,外观也像。在江南这边,紫皮的茄子比较常见,但茄子却不仅仅只有紫皮一种,它还有白皮的,白茄子并不是当下培育的新品种,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

“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谢杨履道送银茄》宋·黄庭坚

这首诗里就出现了银白色的茄子,口感让黄庭坚直呼:“比紫色的茄子好吃太多了!”

当然,这么说很大可能是黄庭坚出于对友人的感谢,夹带点“物以稀为贵”的小心思,但也可能确实白茄子口感上更胜一筹。从我个人视角来看,就目前市场上的白茄子和紫茄子来说,味道其实相差不大,黄庭坚手里的白茄子是不是真的特别好吃?个中原因,在这里就不做细究了。

那么再来总结一下,银白色的外观,乳白色的茄肉加上肥腻软滑的口感,茄子可以说是山寨酪酥很到位了。

除此以外,酪酥还代指含油多而松脆可口的点心。这个我深有体会,正好前一阵子出差去了一趟济南的平阴市,在地方上一个小饭馆吃到了一道独具风味的“糖炒茄子”。做法倒也简单,就是把茄子切成大小适中的茄子块,外表裹上面糊,入锅高温炸制,捞出后,再加入少许藤椒,和着糖一起翻炒出锅,这道菜就成了。

我猜测“糖炒茄子”可能是山东家常菜——茄盒子的一种简化版,相比夹着肉的茄盒子来说,是一道不错的甜品。

外层酥脆,虽然裹糖的外皮有些甜腻,却与内里寡淡的茄肉相得益彰,甜与淡两相中和,使得这道菜甜度刚刚好,这对于我这种喜甜的江南人来说,实在是一道充满惊喜的菜肴。

我不知道古人是如何烹制茄子的,但想来烹制手法上应该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到了这,我已经感觉“瘸子”说站不住脚了,再看到以下的资料,对谐音说更信了几分。

“陈藏器《本草》云:茄名作落苏,名义未详。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于义似通。”——《本草纲目·菜部卷二十八·菜之三》明·李时珍

按李时珍的说法,“落苏”这个称谓,在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的著作《本草拾遗》中已经出现,那么发生在五代的“瘸子”说,时间上就对不上了。

“落苏,平,主寒热,五藏劳。不可多食。动气,亦发痫疾。熟者少食之…”——《食疗本草》唐·孟诜

再加上唐代医学家孟诜这段《食疗本草》中的描述,又进一步印证了“落苏”这个称呼早在唐朝就已经存在的事实。

综上所述,茄子被叫做“落苏”,是因为经过特殊烹制后,无论是外形还是口感,都堪比酪酥,于是得到了“酪酥”的称谓,而一如古代许多事物的别名一样,世人知其音而未晓其义,传着传着就传成了谐音的“落苏”,这称谓就这么来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瘸子”说完全沦为了野史故事了呢?倒也不尽然,“落苏”这个称谓在江浙地区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而出了江浙,鲜少听到“落苏”这样的称谓,大都是叫茄子。当然也有矮瓜、昆仑瓜、草鳖甲、吊菜子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称谓,但与前两者相比,显得小众了一些。

所以,“瘸子”说的故事,也可能是真的,只不过钱镠不是因为看到落下的流苏而想出来的名字,而是直接引用了“落苏”这个早已有的称谓。作为当时吴越地区的一国之君,诏令当然是十分有分量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吴方言区会如此普遍的称呼茄子为“落苏”了。

了解完了“落苏”背后的故事,虽然只能说是冰上一角,我仍然有着一种解谜成功后的满足感。这个我从小到大说了不知多少遍,吃了不知多少次 “落苏”,居然也有着它独有的历史文化印记。

现在看来,许多文化印记,有时就藏在嘴边的方言、笔下的文字里,可以挖掘的还有好多,好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