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大桥什么时候开通的(东莞40年40事⑪|熟悉的虎门大桥,原来有这么多“威水史”)
查看专题:40年40件事
曾经,虎门大桥不仅是“国内第一桥”,在世界同类桥中也排到了第一……
1997年6月9日,在距香港回归仅21天的时刻,在珠江口两岸高速公路中作为撑起A字型中重要一横的虎门大桥终于写就,中国建桥史上又竖起了一座丰碑。
虎门大桥建成通车,使珠江口两岸的通车里程缩短了120多公里,改写了粤港澳三地“一水隔天涯”的格局。通过此桥,三地的陆路交通更快捷、更有效地联成一个整体。因此,这座大桥的建成既是献给香港回归的一份厚礼,也是献给两年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澳门的一份厚礼。
虎门大桥坐落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出海口,1992年10月动工,于1997年6月9日全线竣工通车,载入桥梁史册的虎门大桥由此横空出世,担负起保障珠三角经济动脉畅通的使命。
虎门大桥桥址两岸为低山丘陵地带,东岸是虎门的威远山,西岸是南沙的南北台,江中心为上横档岛和下横档岛。整个江面宽约3.5公里,从东岸的威远山到江中心上横档岛的水道称为虎门水道,最大水深21米,从江中心上横档岛到西岸的水道称为蒲州水道,最大水深19米。
建成后的虎门大桥,成为广东十大地标之一,东起虎门威远,西接南沙,横跨珠江口,沟通广东东西两翼。大桥主桥长4.6公里,引道工程长约11.2公里,全长15.8公里,工程总投资27.39亿元,桥面双向六车道,设计昼夜通车量为12万车次。
大桥主跨度为888米的钢筋梁悬索桥,跨径当时排世界第十五位,大桥辅航道桥是270米连续钢结构桥,时居同类桥型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刚构第一桥”,主跨净空高60米,桥下可通10万吨巨轮。
这座在当时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从动工到通车只用了四年半时间,完全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监理和科技攻关的,是中国的第一座正交异性板钢箱梁悬索结构桥梁。正交异性板是指桥面板在横桥向和顺桥向的抗弯刚度不同。其悬索桥部分均采用钢箱焊接,共用钢材2万多吨。桥的主缆长16.4公里,每根主缆由13970根直径为5.2毫米的镀锌高强钢丝组成,如果将两根主缆的钢丝拉成一条钢绳,足可绕地球一圈。
随着虎门大桥正式通车,跨海连接了东莞虎门和南海、番禺两地,使东莞成为沟通穗、港以及珠江两岸和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的交通枢纽,使香港、深圳至珠海、中山等地的陆路交通缩短。粤港澳三地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区域,其各自的优势和互补作用日益显现,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珠江三角洲的腾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带动了粤西以及我国大西南经济的发展,并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腹地。
通车运营20年来,虎门大桥通行车流量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16年底,累计收费车流量达3.94亿车次。时至今日,虎门大桥仍然是珠江口重要的跨江大通道之一,源源不断地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珠江口东西岸之间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