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胭脂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国之经典:美人与胭脂)

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元稹《恨妆成》

唐代诗人元稹在《恨妆成》里,大致将女子化妆概括为:敷粉、施朱、画黛眉、化面靥等古代女子化妆的大体流程。其实还有其他的许多,如:点额黄、描斜红、点口脂等更细致的装饰。在古代女子化妆时,胭脂水粉是必不可少的。

胭脂之起源

根据史书记载的话,中原女子们应该感谢张骞,胭脂是他在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时引进的。

张骞将所行见闻、西域地理、军事政治、风土人情等详细整理上报,自是胭脂传入中原。

古时胭脂又称燕脂、焉支或燕支,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在汉语典籍里,单于的妻子就叫"阏氏"。

胭脂起源,一说为起于商纣时期燕国所产,在东北,另一说是原产于匈奴地区的焉支山,是几千里之外的西北。妲己杏眼桃腮,冰肌玉肤,深得纣王宠爱,当时妲己发明了一种桃花妆,用各种花瓣的汁液凝成脂粉,涂在面颊上,所以这种胭脂又称“燕脂”。

虽史料记载有所不一,在《中华古今注》曰:"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之。调脂饰于女子面部,产地于"燕"地,故名燕脂。

匈奴人名妻为閼氏,音同燕脂,谓其颜色可爱如燕脂也"。

胭脂之魏晋南北朝

在魏晋南北朝人爱美思潮的烘托下,绵胭脂、金花胭脂这两种方便携带的胭脂便隆重现世了

将丝绵裹成卷,浸染红蓝花汁,魏晋南北朝女子们常用来敷面或抹唇,这便是绵胭脂。金花胭脂,一听名字便觉得美丽。它确实也与"金"有缘。金箔、纸片,浸染于红蓝花汁中荡漾,再将它加工,做成薄片状,不仅美观还便于携带。

比如浪漫的梅花妆。据说,宋武帝爱女寿阳公主曾无意间让一朵梅花飘落至额上,炫丽的梅花烙,衬得高贵美丽的公主更加动人。于是,新颖又颇具魅力的梅花妆,又掀起宫中女子的学习热潮。

因缺陷诞生的"面靥妆"。顾名思义,就是在两颊有酒窝的部分点缀的妆容,因它妆容带斜红特色,恍若晓霞将散,人们也将此妆容命为"晓霞妆"。

还有当时特别流行的额黄妆。鸭黄与月黄是额黄妆涵盖的两种妆容。蘸一点黄粉涂于前额发际之间,是为鸭黄。用黄粉在眉心勾画出新月形,是为月黄。

魏晋南北朝时的妆容还有白妆、墨妆、紫妆等,可谓争奇斗艳,百妆齐放。

用白粉敷面不加胭脂,追求素雅之美;曾流行东汉后期,"薄拭目下,若啼处"的啼妆;只化半张脸,两边颜色各异的徐妃半面妆;充满异域风情,立意稀奇、形象独特的佛妆。

甚至还有,在两颊或眉心处涂抹上星、月、线等花纹,依其脂粉色泽,或为黄,或为黛。各类妆容汇聚一堂,描绘出魏晋南北朝女子熟练的化妆技巧。那时的女子,不仅宫廷女子拥有这样的巧手,民间女子照样也能熟练上妆。那奇妙的化妆技巧,更展现出魏晋南北朝女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施朱傅粉,朱即是红,指胭脂。"慵来妆"

在周代的文献中,施朱便曾多次被提到过。如《楚辞·大招》曰"穉朱颜只";《招魂》曰"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登徒子好色赋》曰"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都说明至迟在周代,中国女子已有施朱的习俗。

就连青春男女恋爱大观园也没放过:

《红楼梦》 第四回... 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

在汉代时期,"红蓝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美容化妆材料,已经广泛的进入匈奴的社会生活之中,故霍去病先后攻克焉支、祁连二山后,匈奴人痛惜而歌:"忘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既然提到了施朱,也就是胭脂,就不得不提汉朝,提到汉朝又不得不提到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何许人也?没错,就是大名鼎鼎——赵飞燕——的姐姐!

从汉朝开始,女子们便不再以周代的素妆为美了,流行起了"红妆",就是不止抹点粉底了,还得涂点腮红。据文献记载:"汉成帝"的宠妃"赵合德"体态丰盈,极擅妆容赵合徳就是那时候的"流行教母",发明了淡扫胭脂的——"慵来妆"。

衬倦慵之美,薄施朱粉,浅画双眉。

鬓发蓬松而卷曲,给人以慵困、倦怠之感。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中便载:「合德新沐,膏九曲沉水香。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

慵来妆,适合出浴后的浅淡妆容,主要表现女子的娇懒无力,惹人怜惜。

慵来妆后来发展演化,渐渐演变成白妆,就是单以白粉轻敷面颊,营造洁白如玉的效果,也叫玉颜。东晋顾恺之作的《洛神赋图》中的洛神等女仙形象,就疑似化了白妆,也就是慵来妆演化来的。

《中华古今注》写:梁天监中,武帝召宫人梳回心髻,归真髻,作白妆青黛眉。

胭脂之唐范妆

敷铅粉,唐代女子喜欢用厚厚的铅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以此为美。我们常说的"洗尽铅华"一词就出自这里。

抹胭脂,满面施朱或是晕染在眉眼等处。涂法、浓淡也各有不同。比较浓的,一般称之为酒晕妆,比较淡的则称为桃花妆。

唐代诗人王建就曾在《宫词》中描绘抹了胭脂的宫女洗漱完毕后的画面:"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

画黛眉,唐代女子的眉形非常丰富多彩,比如鸳鸯眉、远山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等等。

贴花钿,花钿是将各种花样贴在眉心的一种装饰,以红色居多。

点面靥,盛唐以前,妇女的面靥一般作黄豆大小的圆点。盛唐以后,有的形如钱币,被称为"钱靥";有的形如杏核,称为"杏靥";还有饰以各种花卉的,称为"花靥"。

描斜红,唐代妇女脸上的斜红,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

涂唇脂,唐人崇尚"樱桃小口",唇妆的形状也非常丰富,如圆形、心形等,其中最风靡的要数樱桃形和花朵形。

这就是唐范妆七步图!

面靥妆,大唐少女的少女心啊

靥指面颊上的酒窝,因此面靥一般指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古代的面靥名称叫"的"(也称"勺")。汉朝刘熙在《释名·释首饰》中记载:"以丹注面曰的。"

《花木兰》预告片的浓妆木兰,到《长安十二时辰》的唐朝仕女,仿古妆容一时火热。

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各种花卉的形状,称为"花靥"。

唐代女性热衷于点靥,在"醉圆双媚靥"(元稹《春六十韵》),"杏小双圆靥"(吴融《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等诗句中可见一斑。

1972年,对吐鲁番阿斯塔那进行考古发掘时,在一座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其中一件锦衣仕女俑,保存完好,涂着淡粉色胭脂的脸颊上便有着清晰可见的点靥。

清朝时期的胭脂

《延禧攻略》算是比较还原清朝后宫的真实妆感,各个清淡如水,口红也只抿中间一丁点,追求极致的樱桃小口。"咬唇妆"有历史出处,是参照清朝女子妆容图鉴画出的"点绛唇"。

点绛唇的特点:色彩集中在双唇中心部分,上唇色薄,下唇色相对圆厚,而且不同朝代有所变化。

这种风气源于清宫的规矩,清朝宫女要求朴素,不可轻浮,穿着也较为保守。他们整体上更欣赏薄施朱粉、清新淡雅的妆容,前朝留下来的很多复杂的面部图案都被摒弃了。

清朝时期女子妆容以含蓄内敛为美,总体上来说以素雅简约为主,眉毛纤细,部分有身份的女子眉心会画得高挑一些,眼妆清淡柔和,胭脂多用粉色系,当时女子的眉毛均为眉头高、眉尾低的形态,形状纤细修长如柳叶,弯似新月,衬托出女性清秀柔美的姿态。

古代的"胭脂",是一种名叫"红蓝花"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 今魏地亦种之。花下作多刺,花出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又作胭脂。

《红楼梦》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这种胭脂"也不是—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 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秦汉的质朴清纯、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清新淡雅、清代的简约柔顺。

美人与胭脂总是一家人,胭脂:我本红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