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进行曲词作者是谁(作者麻扶摇,从不贪图虚名,志愿军军歌是如何一鸣惊人的?)
有的人因为一首成功的作品就可以留名青史,《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词作者麻扶摇就是如此。
麻扶摇
切身感受写就成名作
麻扶摇,1927年2月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
1950年,麻扶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一师第二十六团五连政治指导员。
麻扶摇年轻时
1950年7月中旬,炮一师奉命在安东(今丹东)集结,编入东北边防军。
不久,东北边防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序列,奉命第一批入朝参战。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狂妄野心和丑恶暴行,炮一师的将士们义愤填膺,纷纷写下请战书,有的甚至用血书来表达求战决心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跨过鸭绿江》剧照
听着鸭绿江对岸隆隆的炮火声,目睹美国鬼子的飞机已经轰炸到安东地区自己同胞身上,战士们求战心切,作为指导员的麻扶摇更是寝食难安,萌发了要写点什么的想法。
在连队召开誓师大会前的一个夜晚,麻扶摇辗转反侧,浮想联翩。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史画卷突然浮现在眼前,麻扶摇的灵感落在了“中华儿女”群象上。
《跨过鸭绿江》麻扶摇写好出征诗后,找李干事帮忙看
他嗖地坐起来,趴到煤油灯下连夜赶写出一首出征诗:
雄赳赳,气昂昂,
横渡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华的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
《跨过鸭绿江》剧照
在接下来的全团动员誓师大会上,麻扶摇代表五连登台宣读了出征诗。会后,连队一位略懂简谱的战友为它谱了曲,并开始在全连教唱。
1950年10月23日,麻扶摇所在部队入朝时,就是唱着这首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后来麻扶摇发现,后续入朝部队都唱着一首曲调更加坚定有力、歌词与自己所写的出征诗基本相同的歌曲。
《跨过鸭绿江》剧照
麻扶摇感到万分激动,但由于战斗频繁而且消息闭塞,一时难以搞清楚这首歌和自己的写的诗是什么关系。
直到1953 年,麻扶摇才明白了来龙去脉。
周巍峙深受感动谱名曲
原来,1950年10月,新华社军事记者陈伯坚到前线采访,在炮一师连队黑板报上发现了麻扶摇的那首出征诗。
志愿军入朝第一次战役之后,陈伯坚写了一篇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就把麻扶摇的诗放在了开头部分。
人民志愿军伴随着嘹亮的军歌跨过鸭绿江
陈伯坚还做了个别修改,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的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增强了可读性。
陈伯坚当时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只是说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中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战地通讯,这首诗就这样从朝鲜前线传到了全国。
陈伯坚
当天,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峙,随手翻阅《人民日报》读到了这首诗,瞬间就被电到了。
这首诗的豪迈气概,浓郁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深感染着周巍峙,他在热情澎湃之余,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
只用了半小时,周巍峙就一鼓作气谱出了曲。
为了唱起来更顺畅、节奏感更强,周巍峙还把“抗美援朝鲜”改成了“抗美援朝”。
周巍峙
此后,这首歌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在《人民日报》、《民主青年》杂志等报刊杂志发表。
在当时那种全民助力抗美援朝的氛围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下子就火了,迅速唱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以及抗美援朝前线。
麻扶摇不慕名利
1953年,文化部和全国文联联合开展针对1949-1952年间群众创作歌曲的评奖活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从万余首歌曲中脱颖而出,文化部把它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为了给作者发奖,有关部门几经周折,终于从志愿军炮兵一师找到了麻扶摇。
志愿军军歌词曲
麻扶摇却说:“这首歌不应该属于我个人的私有‘财富’,它应该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党和伟大的民族。”
麻扶摇认为,原来的署名“志愿军战士”更加确切。
尽管麻扶摇谦让再三,可此后所有报纸刊物再发表这首歌曲时,都将词作者都改署:麻扶摇。
麻扶摇,名字取得好。
麻扶摇手书志愿军军歌
扶摇,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后人常用“扶摇”比喻仕途得志。
1987年,麻扶摇从二炮副军职岗位离休。
观其一生,虽名叫“扶摇”,麻扶摇却不是因为名字而扶摇直上;创作的《志愿军军歌》名满天下,他却认为所有的志愿军战士才是真正的作者,自己只不过是记录者。
离休后,麻扶摇也没有躺在功劳簿和虚名上,依然经常到部队、学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做革命教育报告,参加各种座谈会,还加入了保定市委工作决策咨询组,继续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
晚年麻扶摇
2019年1月20日,麻扶摇以92岁高龄在北京逝世。
慕容君觉得,正是麻扶摇这样千千万万朴实无华、有血有肉的志愿军英雄,才应该永久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