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蜀相作者是谁哪个朝代(杜甫的诗《蜀相》抒发了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作为“西蜀贤相,南阳纯儒”的诸葛亮,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已经成为忠诚和智慧的化身。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成了对事业坚贞的同义词。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去武侯祠凭吊。当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想起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礼赞诸葛丞相的名篇。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为国立功的心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的一开始以设问提起,在哪里才能找到诸葛丞相的祠堂?好像凭空高歌,飘然不俗。然后自答:就在那锦官城(指成都)外古柏森森的地方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写祠堂内部的荒凉景色: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荫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景色的描写中灌注着感物思人的情绪,为下面转写人事作了过渡。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凝炼地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诗人专程来凭吊诸葛亮的祠堂,自然要想到他的生平: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恩遇,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取荆州,定西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这样的辉煌业绩,被诗人用两句话概括出来,既有高度的文字技巧,又有深刻地思想内容,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质和智慧的倾慕。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毕竟没有实现,写出了无限惋惜之情。这种惋惜当然不只是杜甫一个人有,后来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曾为之痛哭流泪。正因为杜甫的这首诗抒发出千古英雄壮志未酬的忧愤,对后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诗借游览古迹,由景到人,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所怀者大,所感者深,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相关文章